一、将军胸怀,用军工校址兴建船院是一大贡献
林毅将军1971年10月国庆节后来学院就职。我记得林毅同志到学院第二天,由我陪同他参观原军工大院。他看了军工教学大楼、实验室、体育馆、军工大操场和教职工宿舍等建筑,他说军工建得这样漂亮,船院就在这里办多好啊!第二天召开了学院党的核心小组扩大会议(学院还是军宣队领导,没有成立党委),他首先说了对参观军工大院的观感,他建议船舶学院去那里办,把原军工校址要下来就在这里办多么好呀!(哈军工集体转业后就拆散)但原军工校址归军队(由黑龙江省军区代管),要用原军工校址办学,需经过中央军委批准才行。我回忆在院党的核心小组扩大会议上也有不同的声音,有的同志说船院是搞造船的,离海远,所谓旱鸭子等,林毅同志对不同意见没有回答,他说军工校址归军队管那就请示六机部和海军,把哈军工校址要下来,船院就在这里办。这样就决定林毅同志亲自去北京,找六机部和海军。因我和刘华清同志认识,就由我陪同林毅同志去北京,向六机部领导汇报,六机部领导完全同意。因原哈军工校舍归军委先找海军,由我和刘华清同志联系,刘华清时任海军司令员,经我联系后刘华清司令同意接待林毅同志,当时确定1971年11月8日晚在刘华清家接待林毅同志,他们相见后,林毅同志汇报了原六机部和海军决定建立武汉船舶学院,因武汉市解决不了船舶学院校舍问题(还汇报其他问题),当时刘华清司令员听林毅汇报后,很快就表态说:哈军工是陈赓大将亲自创办,军工建设得到全军和全国人民支持,把原军工校舍要下来办船院多好。他还客气地说,我可以帮助你们向军委反映这个意见(他实际上亲自向叶剑英元帅反映这个意见),还对林毅同志说,哈军工人才济济,办大学要有人才,这要有真才实学,不管他出身如何,大胆使用。船院要为海军服务,为海军培养人才。因为有刘华清司令帮助才有后来国务院中央军委1972年64号文件,经中央军委批准把原军工校址给哈船院19万平方米,原军工五座教学大楼给哈船院四座、体育馆、军工大操场和其他教学辅助、学生宿舍等约占原军工校舍五分之三面积。哈船院用原军工的校址,很快就发展起来。1972年就参加全国第一批工农兵大学生招生工作,后来国家教育部来船院考察说,船院是军工一个系,才一年多时间就发展起来,真有点“奇迹”,就这样哈船院就评为国家重点大学。当时确定全国重点大学一百所,哈船院名列七十七位,才有今天的哈尔滨工程大学。
二、有胆有识选拔人才,哈船院进入国家百强重点大学
林毅同志是位将军,身经百战的高级指挥员,进入大学做领导工作是首次,但他对大学工作熟悉很快,掌握规律。他遵照刘华清同志指示,大胆选拔人才,只要有真才实学,不管他的出身如何,都大胆使用,如顾懋祥教授、戴遗山教授就是实例,顾教授是军工三系著名教授,戴遗山教授是军工很有盛名的数学专家,林毅同志了解情况后,我陪同他亲自到原军工红楼(教授楼)63号楼看望他们,他对顾懋祥教授说,党对知识分子政策不会改变,你有意见和要求可大胆提出来。他说黄绍同志管后勤,生活上有什么困难可以向他提出来,能办一定办好。如对顾教授工作安排上,上个世纪70年代文化大革命后期,大学体制没有完全恢复,学院当时决定成立训练组、政工组和后勤组三大组,顾懋祥教授任训练组副组长(组长由冯捷同志兼任)。这个决定出台后在学院教职工中反响很大,特别是广大知识分子都很高兴。再就是在原军工毕业生中广泛招揽人才,因文化大革命中,在军工学生中有一大批受家庭影响,如父母是省、部级干部,在军队中将军有好几百人,所谓走资派等,这些学生就下放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有的下放部队连队去锻炼,没有分配。林毅同志根据这种情况成立几个小组,到黑龙江各地市和全国各地去要人,当时有的人经河北、河南、天津等地去要人,招才纳贤,如白克明、董浩、周少华等同志就是那个时候调来学院任教,因工作需要,他们先后调出学院,白克明同志后来任河北省省委书记,董浩任黑龙江省人大副主任,周少华任民生银行总经理。已经去世的院士徐玉如教授等人都是那时候选拔到船院来任教的。很短时间从全省全国各地调入约三、四百人之多,其中很多人成为学院教学科研的骨干力量,对学院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学院从1970年组建,至1972年全国招生,一下就招收上千名大学生,为船舶学院当时评上全国重点大学起到重要作用,这是林毅将军高瞻远瞩、招才纳贤、任人唯贤,党的知识分子、党的干部政策落到实处,得到发扬光大,起到无法替代的作用。虽然已经过去几十年,这是工程大学的历史。
三、林毅将军十分重视后勤保障工作,把关怀民生大事放在心上
林毅将军曾是率千军万马的高级指挥员,领导大学工作是新的任务,但是他毕竟是位老将军,对大学工作很快进入角色,对学校教学科研很重视,抓得很实,效果得到广大教职工的共识和认可。他对大学后勤保障抓得很紧,他说学校后勤是民生工作,一定要搞好。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文化大革命还没有完全结束,国家物质生活很困难,特别是船院刚建,物资条件很困难,教职工住房条件特别困难。从全省和全国调进的教师几百人进学院,到学院就遇到住房问题,有的同志因住房问题来后就想走,这件事林毅同志了解后召集学院党的核心小组扩大会议,专门研究新调来同志住房问题怎么办。就学院本身而言没有可调整的余地,临时挤用学生宿舍这只能解决少数人,再就是租用省军区在原军工21号教学大楼省军区临时招待所,安排住一些人还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后来决定,请示六机部,拨经费,学院自建职工宿舍,这种要求得到六机部同意,给一部分经费自建教职工宿舍,当时大院内地皮不好解决,原因是:虽然1972年经中央军委批准原军工校址给船院190860平方米,建船院宿舍地皮无法解决,因哈军工集体转业后房地产归军队管(当时由黑龙江省军区代管),当时已经划出19万平方米校舍批给船院,但原军工大院建房空地不明确,在这种情况下,林毅同志说和省军区研究能否先划拨给船院建几栋职工宿舍的地皮,再请示六机部和中央军委来解决,总的方面由林毅同志负责,具体工作与省军区联系由黄绍同志负责,并说,争取到边联系边建的办法,当时省军区司令赵先顺同志,我和他认识是在省军区搞书画联谊活动中,他也爱好书画,这样认识的。林毅同志指示,我去见省军区赵先顺司令,赵司令当时很客气,我说学院目前职工宿舍困难,他非常理解。他说,老黄,原军工产权不归我们军区,我们仅是代管,权力在沈阳军区和总后勤部,我们军区可以反映你们学院情况。我们同时向六机部和海军汇报,要原军工的地皮建教职工宿舍,把省军区意见向林毅同志汇报后,林毅同志说,我们就向上级要求报告此事,另一方面我们抓紧职工宿舍建设。根据林毅同志指示精神,我们搞基本建设的同志就决定在原军工一道门内左侧有块空地(大家现在称一、二、三、四栋共四栋,每栋五层楼高)建宿舍,昼夜施工,很快就把四栋宿舍基础建起来,省军区派人来找船院交涉时,我们说已请示海军和六机部,并向沈阳军区请示,当时哈军工产权不明确,省军区仅代管,那时期基建程序没有那么严格,就在这样情况下经一年时间,一、二、三、四栋职工宿舍建成(当时学院人称一、二、三、四栋是红眼楼)。当时来讲为职工解决很大问题,调进来的一大批教学骨干有了房子住,人心比较稳定,对学院建设和发展起到很大推动作用。
附诗一首:
怀念林毅将军办船院
戎马生涯出英才,挥别航空办船院。
船院办学何处去,林毅将军定乾坤。
军工校址归军委,林毅决心找海军。
北京去找刘华清,船院校址用军工。
盛名军工云锦绣,中外闻名胜熙春。
军工校址兴船院,开学招生稳人心。
狠抓组织配干部,尊重知识敢用人。
名牌大学是目标,教学科研上水平。
林毅将军西天去,他的精神永长存。
工程大学盛名在,永世不忘林将军。
作者:黄绍,原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