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温历史记忆,奠基理学基础
1973年4月,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杨学勤、罗芳本、张占基、刘冠一四人工作组到431厂(渤海造船厂)选调教师,我们六人(王海江、齐汝藩、王继信、袁本杰、韩景发)被选中。我(苏景辉)是九月初报到的,分在物理教研室,物理教研室主任是罗芳本老师,副主任是王立忠和倪颖庄老师。我记得当时基础课部(六系)很大,包括数学、物理、电工、力学、化学、外语等教研室。入职后不久,我便跟随王立忠老师等到呼兰县对青公社参加秋收和宣传中国共产党第十次代表大会精神。翌年,学朝农(朝阳农学院)开门办学,教师被分到各专业,在全系大会上,刚就任的李木系主任宣布基础部解散,我也因此被分到一系101教研室水池实验组,在31号楼水池参加垂直平面运动机构测量船模水动力参数等实验,从陈厚太主任、徐玉如(后来的工程院院士)、丁正良、田永安、黄锡蓉等老师处学习良多,受益匪浅,同时为工农兵学员讲授电工课,并参加了7381人防工程施工,在运输组转运残土及其他物资。伴随“四人帮”倒台,1977年基础课部恢复。王立忠任物理教研室主任,张延阁任支部书记。1984年干部队伍年轻化,我担任了物理教研室主任。1986年我辞任了主任,车克勤接任主任。1987年底,学校为了发展决定将物理教研室从基础课部分出独立,成立物理部,主任是陈伟强,总支书记是崔三烈。1992年4月班子换届,我担任物理部主任。1999年9月,学校决定原属数力部的数学教研室与物理系合并,成立理学院,我任院长,吕英玮任总支书记。直到2003年初,我(苏景辉)退休,苑立波接任成为理学院院长。
2、教授人才引领,精神作风永传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源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的物理教授会。哈军工物理教授会人才济济,大师云聚。负责人物理化学家朱起鹤1951年获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化学系博士学位,1952年来到哈军工物理教研室,95年当选中科院院士。水声专家杨士莪院士、我国激光陀螺奠基人高伯龙院士和天体物理学家陆埮院士都曾是军工老物理的人。老先生们治学严谨、一丝不苟、严于律己、诚恳待人等优良作风和忘我的敬业精神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激励着后辈军工人不断鞭策自己,奋勇争先。其中,首获省教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的王立忠老师,物理课讲得非常精彩,深受学生喜爱,曾有专家说“听王老师讲课是一种享受”。1948年就在北京大学任教的倪颖庄老师衣着简朴,待人和蔼可亲,教学认真是出了名的,第二天有课,晚上备课到很晚,甚至睡不好。近60岁的车克勤老师泌尿系统不好,但为了自己讲好课,让学生听好课,节制自己饮水。1958年考入清华大学土建系、1960年选调军工原子能专业的于庆祥老师,笔迹颇有颜筋柳骨之风,板书工整,手写的试卷犹如印刷体,也因参加原子弹研发工作,并获得国家表彰。后来的物理教研室及物理教学中心都继承了这些优良传统,涌现出学校终身示范主讲教师孙秋华,省名师赵言诚、孙伟民等一大批优秀青年教师。
3、建物理师资班,培育教师队伍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物理教研室成为当时领导班子思考的关键问题。是只教好物理课物理试验课就可以了,还是要有科研要有自己的专业、学生、硕士点博士点?这是有不同意见的,但建立一支与学校相适应相协调发展的物理教师队伍的决心是毋庸置疑的。包括我在内的历届领导班子都认为,姑且不论有没有一流的理科,就算没有一流的工科,仅就要为各专业开好物理课的角度,也必须有一支稳定的优秀的物理教师队伍。
正因如此,1977年基础课部物理教研室恢复后的几届领导班子都在积极争取申办本科专业,上级部门批准了1978年招收一届物理师资班,仅招了这一届,班级中培养出王政平和孙秋华等优秀学生,该班的解金春获得1995年度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首届全国20人)。1983年招了夜大物理专业(学制五年),也只这一届。1985年,经过多次讨论,我起草了申请办应用物理专业的报告,并请时任副院长的蒋南翔带去北京,但未获上级批准。1986年,陈大炎教育长问我,上级部门要办物理师范班,咱们办否?我说,尽管我们教学人员紧张,但办物理专业是我们的多年愿望,师范班也愿意办。1986年9月学生入学,1990年该班毕业时我已不担任主任,这个师范班也仅招了这一届。
4、开硕博培养先河,推进学科发展
1981年国家首设硕士和博士学位,教研室老先生们积极招生,努力为国家培养人才,同年八系就招了通信与电子系统专业硕士研究生,因我校无授予权而挂靠国防科大。物理学科带头人罗芳本老师(1946年清华物理系毕业)和八系高后畏老师合作招通信与电子系统专业硕士研究生,挂靠到北京邮电学院(现北京邮电大学)。1986年,我校八系获得了该专业授权,几位老先生挂靠到八系进行招收学生,培养出苑立波、王政平等一大批优秀学生。
在本科专业建设方面,1992年我又担任物理部主任,1993年我们申办光电子技术本科专业,上级同意并批示,创造条件,早日招生。在杨耀根、肖荣端等副校长参加的办新专业的会上,校领导要求我们要选择有生命力的专业,要把专业持久办下去。在各级部门的指示下,1995年光电子技术专业招生,刘志海(现任物理学院院长)和杨军(2019年获评国家杰青)都是该专业的首届毕业生。
1996年,在学校支持下(夏桂华书记时任研究生处长),物理部获得物理电子学与光电子学硕士学位授予权。按照国家调整后的硕士博士学位目录,1997年将物理电子学与光电子学调为光学工程一级学科,这样就有了一级学科光学工程的硕士学位授予权。
后来,按照国家新的本科专业目录,光电子技术专业调整为电子科学与技术,并按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招生。1999年由于专业热度很高,也由之前的招一个班,扩为三个班。
1999年9月,理学院成立。我担任院长至2003年初,苑立波接任理学院院长。苑立波任院长期间,理学院获得了“纤维集成光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拥有了“光学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及博士后流动站、大学物理实验中心获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苑立波教授在校工作二十余年,为学校学科建设、理学院高质量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由1953年建校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的物理教授会发展而来,历经基础部、物理部、理学院,2019年1月正式挂牌成立。在学科建设中,现已设有“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应用物理学”本科专业及“光学工程”“物理学”“电子信息”硕士点,“光学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光学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讲述人:苏景辉,稿件整理人:王梓名、吴岚、闫羞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