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希宋同志是哈尔滨工程大学终身荣誉教授。退休前是我校管理工程专业博士生导师和博士后合作教授。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点基金等课题及省、部级科研项目。获国防科学技术二等奖4项;省社科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7项。指导博士生61人,博士后17名,硕士生110人。荣获“黑龙江省“振兴教育奖”、“黑龙江省优秀教师”、 “黑龙江省研究生优秀导师”、“哈尔滨市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两次被评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最有影响力学者排行榜上榜学者。
这里仅记述她在负责筹建专业和担任系主任期间,为经济管理专业建设做贡献的若干事例。
一、双肩挑起三幅担,奔波劳碌不辞苦。
1983年刘希宋担任社科部付主任时,负责经济管理专业筹建工作。1985年4月,哈船院决定成立管理工程系。学院院长邓三瑞教授兼任系主任,刘希宋担任系任党总支书记。张国华、王元超任副主任,王守昌任党总支付书记。1986年,刘希宋接任系主任。
她担任系主任的10年间,同时担任学科带头人、研究生学位课主讲教师、科研项目主持人。她以哈军工人“为国防尖端科学培养人才忘我奉献精神”为榜样,以崇高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挑起教学、科研、行政领导三幅重担,为我校经济管理专业发展做出贡献。她常年超负荷工作,奔波劳碌,不辞辛苦。因专业建设和科研任务需要,不顾爱人曾患胃穿孔家中需要她照顾的困难,经常出差在外地,有时大年初三就离家;有时除夕住在招待所,元旦在火车上度过。1995年她带领几位同志去北京落实和海论中心联合等事项,因摔跤而腿疼脚肿,走路一瘸一拐,还是马不停蹄,整日奔波劳碌,没有休息一天,直到把任务圆满完成。在《船舶工业科研实力评估》课题研究中,她带领师生7人向总公司科技局汇报研究方案,赴北京途中突患带状疱疹,晚上高烧40度,第二天仍然坚持向科技局领导做了课题研究方案的汇报,到医院急诊时医生说“这病发展到疹子连起来叫串腰龙,会很危险”,门诊服药后,不时发作疼痛难忍,她还是继续带领课题组到武汉、广州的701、719、广州船舶设计院等多个科研院所调研,完成指标体系和模型设计的演示,为保证课题研究的科学性、实用性奠定基础。
二,学术领域扩影响,治学严谨树风范。
刘希宋教授是经济管理学科带头人,她以哈军工“高标准、严要求、严谨治学”的精神为榜样,瞄准学科前沿,孜孜不倦,勇于探索和创新,为师生树立良好的风范。她在《经济管理》、《中国工业经济》、《求是内部文稿》等国内著名刊物发表多篇论文,对有关新的理论问题提出独到的见解,有的论文内容被《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转载,在国内企业经济研究领域具有影响力。
她在教学中树立严谨治学的风范,在师生中产生重要的影响。她担任硕士生专业课《工业经济》、《企业经营管理》主讲教师,授课内容注重融入前沿性研究,视野广阔,构思缜密,博物多闻,启发学生创新思维,被学生认为是‘’夯实专业基础受益良多的课程“。她主编的教材《现代工业企业管理》获“黑龙江省优秀教材一等奖”。在研究生培养中她是一位“严师”,学生反映:“在学校跟老师虽然很累,但我们真是受益,毕业后用人单位欢迎,发展有后劲。”有的用人单位说她的学生是有“免检合格证”的“名牌产品” 。
三,创新引领担重任,科研攻关攀高峰
刘希宋教授以哈军工“瞄准国防尖端科学不畏艰险”的拼搏精神为榜样,引领师生创建科研团队,担当组织科研攻关的重任。
管理工程系建立伊始,经济管理专业教师20余人只有一间18平方米的办公室,连一台计算机也没有配备。在这样的条件下搞科研,有的同志说是“小马拉大车”。但是,刘希宋教授绝不怯步。她从经济管理的 “急、难、新”问题起步,承担《船舶工业劳动报酬》、《船舶工业多种经营战略》、《黑龙江省大中型企业经济效益问题的调查和建议》等项课题。
她和梁静国教授联合组成工业经济、技术经济、管理信息系统三学科联合科研团队,发挥联合攻关优势,承担船舶总公司和国防科工委重点项目。
她组织青年教师10余人参加她主持的科研项目,让他们在科研中担重担,独当一面,快速提升科研能力,充分发挥青年教师在科研中的骨干作用。她用“老师给学生的不是面包而是猎枪”的名言勉励学生,让他们真刀真枪得到锻炼,在科研中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学生反映:”通过科研,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大幅度提升,毕业后到工作岗位感到很有底气,而且终身受益。”
刘希宋带领科研团队持续奋战,勇攀高峰,取得丰硕成果。从建系到1996年,她主持的课题有5项成果获船舶总公司和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船舶工业资金补偿与积累水平分析测度模式》、《船舶工业科研院所科研实力评估》两项获得船舶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成果被船舶总公司财务部门和科技部门应用,开发的科研实力评估系统成功地应用于中船总公司33个科研院所评估。我校管理专业形成船舶工业经济管理研究的特色和优势。
四、凝心聚力,构建共谋发展的和谐环境。
刘希宋秉承哈军工“为教师服务”的办学理念,和两任党总支书记张晓明、王守昌及系领导班子成员密切协同,真诚为教师服务,为教师办好事实事,做深入细致的政治思想工作,努力营造尊师重教的氛围。她对老教师关怀尊重,竭力为他们创造发展的条件,使老教师充分施展才华,在学科建设中充分发挥教学骨干和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她把教师职称晋升、专业发展、生活困难等问题放在心上,她亲自出马,帮助解决年青教师夫妻两地分居、住房等难题,使他们解除困扰安心工作。系里开办继续教育大专班,在为哈市培养人才的同时,解决办公经费不足和增加教师收入,帮助教师解决生活困难。她是领导,是专家学者,更是一位值得信任的长者,她关心着每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很强的亲和力。
五、专业发展超常规,不懈努力稳根基
刘希宋以哈军工“从零开始勇创一流专业”的精神为榜样,牢记使命担当,以咬住青山不放松的毅力,为专业的筹建、学位点的建立做出不懈努力,为我校管理专业赶上国内先进水平,实现超常规发展做出贡献。
从零开始迈开步,筹建专业做贡献。
1983年刘希宋担任社科部副主任,负责分管经济管理专业筹建。在学院党委和院首长的领导下,在院机关协同和鼎力支持下,在社科部李新生主任和领导班子的直接领导下,遵照学院的部署,刘希宋精心谋划,妥善组织,狠抓落实,以志在必得的信心和魄力,担负起负责筹建新专业的责任,和参加筹建的杨青基、张国华等同志共同努力,完成各项筹建任务。
一是,调研和筹划。对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及新港船厂、大连船厂进行专业调研。以哈工大为样板,吸取兄弟院校管理专业的经验,进行专业发展筹划和制定教育计划。经学院批准聘请哈尔滨工业大学姚德明教授为兼职教授,做为专业建设的顾问。
二是,组建教师队伍。紧锣密鼓招贤纳士,从本校工程专业招募老教师,针对应聘人员对转行难和前程未卜等顾虑,逐人反复深入动员落实;同时在辅导员中招募教师。在有7名教师时成立《企业管理教研室》,继续完成招聘教师的任务。
三是,组织教师进修。发挥地缘优势,以哈工大进修为主。克服信息不畅、外地进修落实难等障碍,派送教师到中国人民大学、上海财经学院、上海机械学院、吉林工大等院校进修。
在社科部从零开始,用一年时间,建立20余名专业教师队伍,实现工程专业教师向经济管理专业的华丽转身,为管理工程系的建立奠定基础。填补了自哈军工到哈船院没有管理专业教研室和专业教师的空白,为学院向多学科性的全国重点大学发展做出贡献。
军工精神指引方向,专业建设跨越式发展
1985年1月,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决定,社科部经济管理教研室与院直属系统工程研究室合并,成立管理工程系,刘希宋担任系党总支书记,1986年她担任系主任。在她任职后的10年期间,秉承哈军工“办学像战场作战一样”只争朝夕、雷厉风行的精神,竭尽全力,统筹策划,攻坚克难,创新开拓,奋起直追,为我校经济管理专业赶上国内先进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做出贡献。
学科建设步步上台阶,年年创造新记录。
管理工程系成立第一年—1985年,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批准建立《管理工程》专科,招收中船总公司经济管理大专班学生。第二年—1987年,“本、硕专业齐上马”,《技术经济》本科专业得到批准并招生。同年,刘希宋和柳定华两位教授倡导,管理工程系和社科部联合申报《工业经济》硕士点,得到国家教委的批准。第三年,开办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总工程师培训班,在职人员培训进入高层次。第四年(1989年)开始到1996年,适应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新形势,多学科综合发展迈进一大步,建立《产业经济学》、《管理工程》硕士点;《工业外贸》、《国际金融》本科专业;《工业外贸》专科专业。
艰苦创业十三年,专业开创新局面
在历届学校党委和校领导的关怀和领导下,在刘希宋和系副主任梁静国、陈伟及党总支书记王守昌等同志的紧密团结协同努力下,系领导班子带领全体教职工艰苦创业,不懈奋斗,开创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的新局面。我校经济管理专业从零开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到1996年,管理工程系建立了2个硕士点,5个本科和专科专业,建立了一支多学科、年龄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取得一批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科研成果,在省内、国内学术界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升,专业建设和发展大步迈上新台阶,为博士点建立奠定基础。
一个新办的专业从零开始跨越式发展,仅用13年的时间,走完兄弟院校在20世纪50年代成立管理专业后用40余年走完的路程,这是在哈军工精神的指引下,哈船院和哈工程大学的领导及全体有关同志共同努力的结果。但刘希宋同志的艰辛努力起了重要的作用,被众口称赞。她在专业建设中十三年如一日,咬住青山不放松的事例被传为佳话。
博士点建立奠基业,扬帆启航新征程
1996年申报博士点,刘希宋教授根据国家教委鼓励校所联合的政策,提出和海军论证中心联合申报《管理工程》博士点的构想和建议,得到海论中心柳克俊总工程师的热烈响应,系领导班子成员同心协力、全力以赴为联合申报做贡献。海军论证中心有“中国海军兰德公司”美誉,和我校有深厚的合作渊源,联合博士点申报优势彰显,得到我校和海论中心领导的有力领导和支持,最终在多个申报单位中脱颖而出。1996年,我校和海军论证中心联合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获得国家教委批准。该博士点是黑龙江省继哈工大之后第二个管理类博士点,是我校多学科综合发展取得重要进展的标志之一。
六、不辱使命交答卷,铭记党和国家培养恩
1996年,我校成立经济管理学院,刘希宋教授恳切推却学校领导让她继续在学院领导岗位上任职的意愿,认为这样可以让新任职的年轻人得到更好的锻炼。此后,她继续奋战在教学科研第一线,担任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教授,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点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为建设国内一流的高水平学科做出新贡献。老骥伏枥,直到2010年,她指导的最后一位博士生毕业,她才离开工作岗位。她说;“我这一辈子能为国家培养人才做些事情,是我应该做的,我觉得很幸福。饮水思源,从内心感恩党和国家对我的培养和关怀!”。
讲述人:杜丹丽 刘希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