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1952年

3月18日,代总参谋长聂荣臻和副总参谋长粟裕向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和副主席周恩来、朱德、林彪呈送《关于成立军事工程学院的报告》。报告对学院成立的必要性、迫切性作了详细的阐述,明确了学院名称、院首长设置,部、系的组成,学制长短及毕业人数,学校选址等方面的内容

查看详情
1952年

12月11日,陈赓院长在王字楼礼堂老教师座谈会上提出了“两老办院”的重要办学思想,即“既要承认二万五,也要承认十年寒窗苦”的办学方针,并强调了“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的教育理念。此前,经从全国各地选调的教授、专家,学院已初步汇聚了一支顶尖的师资队伍

查看详情
1953年

4月25日,哈军工举行了工地开工典礼大会。9月1日,军事工程学院成立暨学院第一期开学典礼隆重举行。陈赓庄严宣布:“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我国历史上第一所军事工程学院正式成立了。

查看详情
1958年

3月26日,学院举行第一期学员毕业典礼大会。国防部长彭德怀签署国防部命令,准予636名学员毕业,授予636人毕业证书

查看详情
1959年

7月12日,海军工程系教员恽良等设计的气垫船“33号艇”在旅顺顶着五级风浪首次长航成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气垫船长航成功的国家。比由英国科克莱尔发明的7月25日横渡英吉利海峡成功的气垫船早13天

查看详情
1962年

7月,海军工程系56-362班学员在进行毕业答辩

查看详情
1965年

学院研究生班合影。从1955年到1965年,学院共招收6批50名研究生

查看详情
1966年

1966年4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改名为“哈尔滨工程学院”。图为学院集体转业时处级以上干部合影

查看详情
1970年

8月31日至9月12日,筹建船舶工程学院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对学院的性质、任务、规模、体制、专业设置等内容进行了明确。24日,六机部正式下发了筹建船舶学院的座谈会议纪要

查看详情
1975年

12月12日,学院举行第一届工农兵学员毕业典礼

查看详情
1976年

3月,六机部下发文件《关于下达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设计任务的通知》(“扩初计划”)。强调学院要“为发展我国造船工业和建设强大的海军作出新的贡献”,学院正式进入规划和建设阶段。图为602设计院的工程技术负责人介绍规划情况

查看详情
1977年

4月25日,国务院副总理王震视察学院,鼓励教师、党员要好好学习,钻研业务

查看详情
1978年

1978年2月17日,国务院转发教育部关于恢复和办好重点高等学院的报告,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被确定为全国88所重点高等学校之一

查看详情
1979年

70年代时期,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时期的大门

查看详情
1981年

11月25日,国务院下达首批博士和硕士授予单位的名单。学院船舶流体力学学科、水声工程专业被批准为首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戴遗山教授、杨士莪教授被批准为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船舶结构力学、船舶流体力学、热力学、水声工程、陀螺导航设备、反应堆工程等6个学科、专业获得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图为戴遗山教授在指导学生学习

查看详情
1982年

6月,由学院导弹工程系承担的上游二号导弹被动雷达导引头海上对接试验获得成功,填补了我国三厘米反电磁波辐射被动雷达导引技术的空白,该项目处于国内领先地位。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查看详情
1983年

1月,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聂荣臻为学院题写院名“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

查看详情
1985年

本年度,学院科研项目获国家级奖共计8项。O37(NJ4)型减摇鳍、上游Ⅱ号(固)被动雷达导引头等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7103救生艇浮力平衡微调和自动定深控制系统、潜水行星齿轮减速器、消除4Cr14N14W2M0钢氮化层剥落新工艺、7103深潜救生艇推进逆变器、水平型循环水槽等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DLZ-1型动画录像自动控制机获国家发明四等奖。图为减摇鳍

查看详情
1986年

10月10日,学院图书馆开工建设(现理学楼)

查看详情
1988年

5月,学院7103艇研制组和声靶组,参加了南海“982”任务,该任务的完成,标志着我国海军09型核潜艇具备了真正的海上战略威胁力。图为“7103艇” 深潜救生艇,该科研项目曾获198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查看详情
1990年

9月,学院签定“8A4”水下机器人研制合同,以雄厚的科研实力和水下项目优势成为4个承担研制单位之一(另三家单位为:702所、709所、华中理工大学)。这个项目不仅提高了学院声誉,而且带出一批人,学科建设也迈进一大步,使学院在高科技领域内又争得一棋之地

查看详情
1991年

水声高速目标跟踪定位和导引系统(声靶)获1991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是我院第一次单独获得国家级成果最高奖

查看详情
1993年

8月31日,学校第一任院长兼政委陈赓大将的塑像在31号楼大厅落成

查看详情
1994年

4月4日,经国家教委批准,学院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大学”。8日,学校举行更名庆典

查看详情
1994年

1994年,由水声工程系杨士莪教授主持的我国首次大规模水声深海综合考察——南沙重点水域水声综合考察海上实验获得圆满成功。南海考察,是国防科工委“八五”重点攻关预研项目,也是我国水声事业“上台阶”的一个重要步骤,已筹备十年。本次考察共有13个单位参加,杨士莪教授是考察技术组组长、考察队队长、首席科学家,我院参加的其他人员为:杨德森、谭福满、李新民、朴胜春、于明、赵景义、陈德智

查看详情
1995年

12月11日,由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对学校进行的“211工程”部门预审会在图书馆举行,专家组充分肯定了学校四十多年来为国民经济和国防事业、特别是为船舶工业和海军装备建设的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1996年9月,国家计委正式批准我校为首批“211工程”建设院校

查看详情
1996年

5月,学校边信黔教授抓总,杨彦声教授任设计师,研制的Ⅱ型潜器(蓝鲸二号)首次执行捞雷任务一举成功,中央政治局常委、军委副主席刘华清上将亲临试验场参观。Ⅱ型潜器是一艘载人综控和无人缆控的双功型探测打捞深潜器,我校是该任务的总体设计和技术抓总单位,并承担了其中多项设备的研制任务。该项目2000年获“国防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查看详情
1997年

1月27日,学校水声国防重点实验室正式通过国家验收。该实验室是学校第一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它的建设提高了我校为国防科技、舰船科技服务的水平和能力

查看详情
1999年

10月1日,学校举行国庆50周年庆典活动

查看详情
2000年

6月,学校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签署全面合作协议

查看详情
2001年

7月12日,学校与海军签订依托培养军队干部协议,开始国防生的培养工作,学校成为海军在东北地区第一家选拔培养后备军官的试点单位

查看详情
2002年

学校研制的智水—Ⅲ型军用智能水下机器人。该项目由哈尔滨工程大学负责总体部分以及系统集成、运动控制、声视觉、声导航、通讯、载体系统、规划与控制系统等技术部分,总体上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0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

查看详情
2003年

5月18日,研究生院正式挂牌。自1978年我国恢复研究生招生工作以来,学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一直与国家保持同步发展,是国家首批硕士、博士学位授权单位

查看详情
2004年

1月5日,中国工程院公布2003年增选院士名单,学校水下机器人专家、博士生导师徐玉如教授当选

查看详情
2005年

2005年10月15日至17日,学校隆重召开人才工作会议。会议授予邓三瑞、戴遗山两位教授“终身荣誉教授”称号,授予边信黔、印桂生、苏玉民、李柏洲、苑立波、赵春晖、郝燕玲、梁立孚、梁国龙、韩端峰10位教授“兴海人才奖”,授予动力与核能工程学院、理学院人才工作先进单位

查看详情
2005年

12月12日,学校核科学与技术学院成立,是国内高校第一个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查看详情
2006年

9月9日,《光明日报》头版头条以《在忠诚的旗帜下-哈尔滨工程大学追求人民满意为第一标准纪实》为题,介绍了学校在5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追求人民满意为第一标准的办学境界,逐步形成了的独特的“忠诚”文化的精神内核。如今,“以祖国需要为第一需要,以国防需求为第一使命,以人民满意为第一标准”的“三个第一”的价值追求早已深植于工程大学人的心中

查看详情
2007年

6月8日,国防科工委、教育部、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海军正式签署协议,“十一五”期间共同建设哈尔滨工程大学。共建协议的签署,为学校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难得的发展机遇,为学校注入了更强大的发展动力

查看详情
2009年

8月31日,学校新建图书馆正式开馆,该工程获2009年度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

查看详情
2010年

2月5日,ACM/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2010全球总决赛在哈尔滨工程大学举行,来自全球33个国家和地区的103支队伍 、300余名世界各高校大学生参加比赛

查看详情
2011年

6月, 学校“现代舰船与深海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获批准,学校成为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图为学校在召开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研讨会

查看详情
2011年

2011年5月5日哈尔滨工程大学首届“我心目中的好导师”颁奖仪式在启航活动中心多功能厅举行

查看详情
2012年

1月10,船舶与海洋工程大学联盟成立,联盟由学校和第六届船舶与海洋工程国务院学科评议组召集,中国海洋大学等14所船舶行业高校共同发起组成。联盟旨在提供“发挥特色优势、推进资源共享、加强协同创新、促进人才培养”的沟通与协调平台。大学新生入学军训。国家教委决定,从1985年起选择包括我校在内的全国17所高校作为首批本科生军训的试点学校,军训作为大学生入校后的第一门必修课。我院从1986年起正式开始军训工作

查看详情
2013年

9月1日,哈尔滨工程大学迎来六十华诞

查看详情
2015年

6月29日,首个“国际船舶与海洋工程创新与合作联盟”成立,学校在船海领域的国际影响力持续扩大

查看详情
2015年

12月7日,中国工程院和中国科学院公布了中国工程院2015年院士增选结果和中国科学院2015年院士增选结果,我校杨德森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查看详情
2016年

5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来到哈尔滨科技创新创业大厦,观看了我校高新科技产业化成果集中展示

查看详情
2016年

为吸引高层次人才,多渠道、多手段加大人才引进宣传工作力度,推进人才引进相关工作。5月29日,学校举办首届“兴海论坛”。来自美、德、英、日、俄等16个国家的61名海内外杰出青年学者济济一堂,在船舶海洋、航天建工、水声信息、文管等9个分论坛,对专业领域的国际前沿、研究热点、行业技术问题等进行探讨

查看详情
2017年

学校跻身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在全国第四轮一级学科评估中获评A+,现有一级博士点学科均获B级以上评价,13个学科进入全国前30%,学科整体评价取得历史最好成绩。图为5月4日,国内外专家受邀共商学校“双一流”建设

查看详情
2018年

5月21日至22日,中共哈尔滨工程大学第四次代表大会隆重举行,开启全面创建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新航程

查看详情
2018年

8月6日,第21届国际水下机器人大赛在美国圣迭戈落幕。E唯代表队携水下机器人"敖明二号"首夺冠军,打破北美高校20年来对冠军的垄断

查看详情
2019年

1月3日,哈工程人创作“雪舰”快闪视频--《我和我的祖国》,献礼祖国70岁生日。后经中央电视台一套《新闻联播》首度播出后,人民日报公众号、新华社客户端、微言教育、梨视频等媒体纷纷转发,成为广大网友“最喜欢的高校快闪”

查看详情
2020年

学校入选“全国文明校园

查看详情
2020年

11月24日,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京召开,我校杨德森院士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查看详情
2020年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9月11日下午在京主持召开科学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我校船舶学院张阿漫教授作为35位科学家代表之一参加座谈会

查看详情
2020年

9月11日上午,哈尔滨工程大学烟台研究(生)院2020级新生开学典礼暨院区启动仪式在海工楼举行

查看详情
2020年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教育教学挑战,学校党委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贯彻落实中央和上级防疫决策部署,团结带领广大师生,众志成城、共克时艰,顺利完成春季学期毕业生云答辩、云毕业,举办2020级新生入学云直播

查看详情
2020年

12月24日,校党委书记高岩,三亚市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局长林海共同为学校南海创新发展基地揭牌,学校南海创新发展基地发展建设迈入了新阶段,下一步校地、校企、校校合作,人才联合培养,研究生入学筹备等各项工作将加速推进

查看详情
2021年

未来技术学院成立,打造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高地

查看详情
2021年

9月5日,在教育部、工信部的大力支持和黑龙江省委省政府的指导下,由哈尔滨工程大学牵头落实建设的龙江工程师学院正式揭牌成立

查看详情
2021年

建设青岛创新发展基地打造特色办学“出海口

查看详情
2021年

学校隆重召开“两优一先”表彰大会,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

查看详情
2022年

学校圆满完成水下无人靶标演训

查看详情
2022年

杨士莪院士喜获2022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查看详情
2022年

全校师生收听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盛况

查看详情
2023年

哈尔滨工程大学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动员大会

查看详情
2023年

5月13日,学校电子政务建模仿真国家工程实验室召开新一届学术委员会成立大会和第二届理事会,并与14家共建单位签约,为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查看详情
2023年

6月25日至26日,中共哈尔滨工程大学第五次党员代表大会在启航剧场隆重举行,奋力开创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查看详情
流金岁月话E唯 聚合物基多孔功能材料研究团队的创建与成长 工科大学社会学专业发展建设的十八年 44年的坚持:传承女排精神 绽放青春光彩 回忆法学系建设历程 郭志一手拉起电子中心实验室 “四代同堂”的振动噪声控制团队 墨海腾澜绘航程——记一份报纸与一所大学 “天行一号”水面无人艇参展“创科博览2017” “海洋信息”学科成长之路的“三级跳” 来自戈壁的报告——记惯性导航与测控技术研究所与防空反导事业的十年之缘 为海上猛虎“添翼” ——记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获奖项目62型减摇鳍的研制者们 刘希宋:从零开始勇创一流专业 苏景辉:传承哈军工传统 助力物理学科发展 杨玉洁的故事 回忆参研我国首台深潜器的故事 难忘激情燃烧的岁月——追忆哈船院知青点对军工子弟的培养教育 水声专业的缘起与发展 第一艘气垫船诞生记 永远的哈军工精神——庆祝哈军工建校70周年 回忆在军工学习的往事 那个时光——忆57级海军系声呐专业“海军实习” 怀念恩师戴其萼主任 尖端集中 常规分散——哈军工的分建与改建 深切怀念林毅将军 苏联专家在哈军工 海军工程系建设的回顾 哈军工原子工程系的创建历程 院长之风 山高水长——离退休老同志追思刘居英老院长 拜访钱学森同志 父亲在军工的日子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好领导 徐建源:习主席称赞的空战英雄——唐铎将军 刘院长督率我们出海实验 听罗时钧老师讲授“空气动力学” 回忆“901”任务 传承发扬卢庆骏、孙本旺的敬业与担当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櫺星门前的锤炼 我的北国情 校图书馆的发展历程 我与体育馆的故事 哈船院管理工程系诞生前后的回忆 大海的女儿 兵工元老的报国情怀 永远的纪念——写在老院长林毅将军逝世十五周年之际 激情燃岁月海建厂安家——杜洁与老战友追忆海建厂筹建岁月 我为哈船院学科建设出过一点力 回眸我校流体力学实验室的建立 哈船院的筹建和初期招生 “7103”首告捷 深潜先驱筑梦圆 哈船院77级学生的数学培养 心心念念初心——为哈船院争光 杨士莪院士与中国首个水声专业的创建 徐玉如院士: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杨德森院士:水声的力量 终身荣誉教授邓三瑞:我与新中国第一艘自研潜艇 终身荣誉教授戴遗山:从数学教授到水动力学权威 追忆恩师戴遗山先生 终身荣誉教授王芝秋:谈舰船动力学科的创建与成长 终身荣誉教授何祚镛:从严治学“较真”钻研 终身荣誉教授刘希宋:开拓者的足迹 学生眼中的刘希宋:“我认真了一辈子,这个习惯改不掉啦” 终身荣誉教授边信黔:“定船神针”迈进产业化新征程 终身荣誉教授郝燕玲:服务国防 不辱使命 学生眼中的郝燕玲老师 终身荣誉教授梁立孚:他为学校力学学科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终身荣誉教授李殿璞:他为学校控制学科发展铺路掌灯 【校友风采】邢继——造龙舵手铸国之重器 【校友风采】战士、勇士、更是军工人 ——对话哈军工导弹工程系第八期学员刘启泉 【校友风采】荣伟:勤奋耕耘30载 接回嫦娥下广寒 【校友风采】向着深蓝前行——我校 87-111班校友、我国航母航空保障系统总设计师张宏军的报国情怀 【校友风采】钢桥专家、校友黄新明与港珠澳大桥的“情缘” 【校友风采】哈工程【工程校友】85后博士王天创建机器人公司 研发十代水下机器人年盈利超百万 【校友风采】乘风破浪 扬帆远航——99-111班校友、哈工程“蓝神”帆船队领队赵辉的夺冠之旅 【校友风采】赵福君:为母校创新人才培养助力 【校友风采】从这里走向天安门——我校校友、东海舰队副参谋长黄新建少将的荣光之旅
美在工程
美在工程
美在工程
美在工程
美在工程
美在工程
美在工程
美在工程
美在工程
美在工程
美在工程
美在工程
美在工程
美在工程
美在工程
美在工程
美在工程
练在工程
练在工程
练在工程
练在工程
军工往事
1952年

3月18日,代总参谋长聂荣臻和副总参谋长粟裕向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和副主席周恩来、朱德、林彪呈送《关于成立军事工程学院的报告》。报告对学院成立的必要性、迫切性作了详细的阐述,明确了学院名称、院首长设置,部、系的组成,学制长短及毕业人数,学校选址等方面的内容。

1952年

12月11日,陈赓院长在王字楼礼堂老教师座谈会上提出了“两老办院”的重要办学思想,即“既要承认二万五,也要承认十年寒窗苦”的办学方针,并强调了“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的教育理念。此前,经从全国各地选调的教授、专家,学院已初步汇聚了一支顶尖的师资队伍。

1953年

4月25日,哈军工举行了工地开工典礼大会。9月1日,军事工程学院成立暨学院第一期开学典礼隆重举行。陈赓庄严宣布:“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我国历史上第一所军事工程学院正式成立了。”

1958年

3月26日,学院举行第一期学员毕业典礼大会。国防部长彭德怀签署国防部命令,准予636名学员毕业,授予636人毕业证书。

1959年

7月12日,海军工程系教员恽良等设计的气垫船“33号艇”在旅顺顶着五级风浪首次长航成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气垫船长航成功的国家。比由英国科克莱尔发明的7月25日横渡英吉利海峡成功的气垫船早13天。

1962年

7月,海军工程系56-362班学员在进行毕业答辩。

1965年

学院研究生班合影。从1955年到1965年,学院共招收6批50名研究生。

1966年

1966年4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改名为“哈尔滨工程学院”。图为学院集体转业时处级以上干部合影。

1970年

8月31日至9月12日,筹建船舶工程学院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对学院的性质、任务、规模、体制、专业设置等内容进行了明确。24日,六机部正式下发了筹建船舶学院的座谈会议纪要。

1975年

12月12日,学院举行第一届工农兵学员毕业典礼。

1976年

3月,六机部下发文件《关于下达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设计任务的通知》(“扩初计划”)。强调学院要“为发展我国造船工业和建设强大的海军作出新的贡献”,学院正式进入规划和建设阶段。图为602设计院的工程技术负责人介绍规划情况。

1977年

4月25日,国务院副总理王震视察学院,鼓励教师、党员要好好学习,钻研业务。

1978年

1978年2月17日,国务院转发教育部关于恢复和办好重点高等学院的报告,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被确定为全国88所重点高等学校之一。

1979年

70年代时期,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时期的大门。

1981年

11月25日,国务院下达首批博士和硕士授予单位的名单。学院船舶流体力学学科、水声工程专业被批准为首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戴遗山教授、杨士莪教授被批准为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船舶结构力学、船舶流体力学、热力学、水声工程、陀螺导航设备、反应堆工程等6个学科、专业获得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图为戴遗山教授在指导学生学习。

1982年

6月,由学院导弹工程系承担的上游二号导弹被动雷达导引头海上对接试验获得成功,填补了我国三厘米反电磁波辐射被动雷达导引技术的空白,该项目处于国内领先地位。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983年

1月,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聂荣臻为学院题写院名“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

1985年

本年度,学院科研项目获国家级奖共计8项。O37(NJ4)型减摇鳍、上游Ⅱ号(固)被动雷达导引头等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7103救生艇浮力平衡微调和自动定深控制系统、潜水行星齿轮减速器、消除4Cr14N14W2M0钢氮化层剥落新工艺、7103深潜救生艇推进逆变器、水平型循环水槽等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DLZ-1型动画录像自动控制机获国家发明四等奖。图为减摇鳍。

1986年

10月10日,学院图书馆开工建设(现理学楼)。

1988年

5月,学院7103艇研制组和声靶组,参加了南海“982”任务,该任务的完成,标志着我国海军09型核潜艇具备了真正的海上战略威胁力。图为“7103艇” 深潜救生艇,该科研项目曾获198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0年

9月,学院签定“8A4”水下机器人研制合同,以雄厚的科研实力和水下项目优势成为4个承担研制单位之一(另三家单位为:702所、709所、华中理工大学)。这个项目不仅提高了学院声誉,而且带出一批人,学科建设也迈进一大步,使学院在高科技领域内又争得一棋之地。

1991年

水声高速目标跟踪定位和导引系统(声靶)获1991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是我院第一次单独获得国家级成果最高奖。

1993年

8月31日,学校第一任院长兼政委陈赓大将的塑像在31号楼大厅落成。

1994年

4月4日,经国家教委批准,学院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大学”。8日,学校举行更名庆典。

1994年

1994年,由水声工程系杨士莪教授主持的我国首次大规模水声深海综合考察——南沙重点水域水声综合考察海上实验获得圆满成功。南海考察,是国防科工委“八五”重点攻关预研项目,也是我国水声事业“上台阶”的一个重要步骤,已筹备十年。本次考察共有13个单位参加,杨士莪教授是考察技术组组长、考察队队长、首席科学家,我院参加的其他人员为:杨德森、谭福满、李新民、朴胜春、于明、赵景义、陈德智。

1995年

12月11日,由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对学校进行的“211工程”部门预审会在图书馆举行,专家组充分肯定了学校四十多年来为国民经济和国防事业、特别是为船舶工业和海军装备建设的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1996年9月,国家计委正式批准我校为首批“211工程”建设院校。

1996年

5月,学校边信黔教授抓总,杨彦声教授任设计师,研制的Ⅱ型潜器(蓝鲸二号)首次执行捞雷任务一举成功,中央政治局常委、军委副主席刘华清上将亲临试验场参观。Ⅱ型潜器是一艘载人综控和无人缆控的双功型探测打捞深潜器,我校是该任务的总体设计和技术抓总单位,并承担了其中多项设备的研制任务。该项目2000年获“国防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1997年

1月27日,学校水声国防重点实验室正式通过国家验收。该实验室是学校第一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它的建设提高了我校为国防科技、舰船科技服务的水平和能力。

1999年

10月1日,学校举行国庆50周年庆典活动。

2000年

6月,学校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签署全面合作协议。

2001年

7月12日,学校与海军签订依托培养军队干部协议,开始国防生的培养工作,学校成为海军在东北地区第一家选拔培养后备军官的试点单位。

2002年

学校研制的智水—Ⅲ型军用智能水下机器人。该项目由哈尔滨工程大学负责总体部分以及系统集成、运动控制、声视觉、声导航、通讯、载体系统、规划与控制系统等技术部分,总体上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0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3年

5月18日,研究生院正式挂牌。自1978年我国恢复研究生招生工作以来,学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一直与国家保持同步发展,是国家首批硕士、博士学位授权单位。

2004年

1月5日,中国工程院公布2003年增选院士名单,学校水下机器人专家、博士生导师徐玉如教授当选。


2005年

2005年10月15日至17日,学校隆重召开人才工作会议。会议授予邓三瑞、戴遗山两位教授“终身荣誉教授”称号,授予边信黔、印桂生、苏玉民、李柏洲、苑立波、赵春晖、郝燕玲、梁立孚、梁国龙、韩端峰10位教授“兴海人才奖”,授予动力与核能工程学院、理学院人才工作先进单位。

2005年

12月12日,学校核科学与技术学院成立,是国内高校第一个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2006年

9月9日,《光明日报》头版头条以《在忠诚的旗帜下-哈尔滨工程大学追求人民满意为第一标准纪实》为题,介绍了学校在5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追求人民满意为第一标准的办学境界,逐步形成了的独特的“忠诚”文化的精神内核。如今,“以祖国需要为第一需要,以国防需求为第一使命,以人民满意为第一标准”的“三个第一”的价值追求早已深植于工程大学人的心中。

2007年

6月8日,国防科工委、教育部、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海军正式签署协议,“十一五”期间共同建设哈尔滨工程大学。共建协议的签署,为学校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难得的发展机遇,为学校注入了更强大的发展动力。

2009年

8月31日,学校新建图书馆正式开馆,该工程获2009年度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

2010年

2月5日,ACM/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2010全球总决赛在哈尔滨工程大学举行,来自全球33个国家和地区的103支队伍 、300余名世界各高校大学生参加比赛。

2011年

6月, 学校“现代舰船与深海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获批准,学校成为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图为学校在召开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研讨会。

2011年

2011年5月5日哈尔滨工程大学首届“我心目中的好导师”颁奖仪式在启航活动中心多功能厅举行。

2012年

1月10,船舶与海洋工程大学联盟成立,联盟由学校和第六届船舶与海洋工程国务院学科评议组召集,中国海洋大学等14所船舶行业高校共同发起组成。联盟旨在提供“发挥特色优势、推进资源共享、加强协同创新、促进人才培养”的沟通与协调平台。

大学新生入学军训。国家教委决定,从1985年起选择包括我校在内的全国17所高校作为首批本科生军训的试点学校,军训作为大学生入校后的第一门必修课。我院从1986年起正式开始军训工作。

2013年

9月1日,哈尔滨工程大学迎来六十华诞。

2015年


6月29日,首个“国际船舶与海洋工程创新与合作联盟”成立,学校在船海领域的国际影响力持续扩大。

2015年

12月7日,中国工程院和中国科学院公布了中国工程院2015年院士增选结果和中国科学院2015年院士增选结果,我校杨德森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6年

5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来到哈尔滨科技创新创业大厦,观看了我校高新科技产业化成果集中展示。

2016年

为吸引高层次人才,多渠道、多手段加大人才引进宣传工作力度,推进人才引进相关工作。5月29日,学校举办首届“兴海论坛”。来自美、德、英、日、俄等16个国家的61名海内外杰出青年学者济济一堂,在船舶海洋、航天建工、水声信息、文管等9个分论坛,对专业领域的国际前沿、研究热点、行业技术问题等进行探讨。


2017年

学校跻身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在全国第四轮一级学科评估中获评A+,现有一级博士点学科均获B级以上评价,13个学科进入全国前30%,学科整体评价取得历史最好成绩。图为5月4日,国内外专家受邀共商学校“双一流”建设。

2018年

5月21日至22日,中共哈尔滨工程大学第四次代表大会隆重举行,开启全面创建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新航程。

2018年

8月6日,第21届国际水下机器人大赛在美国圣迭戈落幕。E唯代表队携水下机器人"敖明二号"首夺冠军,打破北美高校20年来对冠军的垄断。

2019年

1月3日,哈工程人创作“雪舰”快闪视频--《我和我的祖国》,献礼祖国70岁生日。后经中央电视台一套《新闻联播》首度播出后,人民日报公众号、新华社客户端、微言教育、梨视频等媒体纷纷转发,成为广大网友“最喜欢的高校快闪”。

2020年

学校入选“全国文明校园”

2020年

11月24日,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京召开,我校杨德森院士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2020年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9月11日下午在京主持召开科学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我校船舶学院张阿漫教授作为35位科学家代表之一参加座谈会。

2020年

9月11日上午,哈尔滨工程大学烟台研究(生)院2020级新生开学典礼暨院区启动仪式在海工楼举行。

2020年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教育教学挑战,学校党委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贯彻落实中央和上级防疫决策部署,团结带领广大师生,众志成城、共克时艰,顺利完成春季学期毕业生云答辩、云毕业,举办2020级新生入学云直播。

2020年

12月24日,校党委书记高岩,三亚市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局长林海共同为学校南海创新发展基地揭牌,学校南海创新发展基地发展建设迈入了新阶段,下一步校地、校企、校校合作,人才联合培养,研究生入学筹备等各项工作将加速推进。


2021年

未来技术学院成立,打造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高地。

2021年

9月5日,在教育部、工信部的大力支持和黑龙江省委省政府的指导下,由哈尔滨工程大学牵头落实建设的龙江工程师学院正式揭牌成立。

2021年

建设青岛创新发展基地打造特色办学“出海口”

2021年

学校隆重召开“两优一先”表彰大会,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2022年

学校圆满完成水下无人靶标演训

2022年

杨士莪院士喜获2022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2022年

全校师生收听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盛况

2023年

哈尔滨工程大学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动员大会

2023年

5月13日,学校电子政务建模仿真国家工程实验室召开新一届学术委员会成立大会和第二届理事会,并与14家共建单位签约,为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2023年

6月25日至26日,中共哈尔滨工程大学第五次党员代表大会在启航剧场隆重举行奋力开创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高质量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