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小时过去了,车窗外,正午的暖阳与远方的四平小城挥手相迎。
那是我们的目的地,刘启泉老先生的家。
在我国的“两弹一星”工程中的战略核导弹实验中,在核导弹发射井一百六十米开外的地下控制室里,七名工作人员在生死距离见证了导弹发射,他们被称为“阵地七勇士”,聂荣臻将军称赞他们是“敢死队”。
刘启泉,这位哈军工导弹工程系第八期毕业生,就是这“七勇士”之一。他为国家保守了“两弹一星”的秘密长达41年。
几经辗转,我们在家中见到了老学长。虽然已经年届79岁,刘学长站姿依然挺拔,军人风采不减当年。见到母校师生到来,他十分高兴,不住地询问现今学校的发展情况。
谈及当年的军工,他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开学。他回忆,哈军工是秘密招生,在他的学校里,只有尖子班成绩比较好的同学才有可能列入军校保送行列。“当时我的班主任把我叫出去问我:‘你愿不愿意上军校?’我当时就答应了。入学是103部队派人来接,后来才知道,103部队就是哈军工。”
1960年开始,刘启泉在军工度过了五年多的学习深造时光。他回忆说,大家对学习的热爱是有目共睹的,一方面是学校强力的学习要求,另一方面也是同学们坚定的意志。学校对学生们的学习要求极为严格,挂一科可以补考,挂两科直接留级或分配转业。“当时我们的学习资料分成两部分:一是高等数学、物理这种基础课,课本允许我们自己保管;另一方面是涉及专业知识的专业课材料,那是国家机密,平时保存在保密处。上课或学习的时候,我们去保密处按密码取自己的专业课材料,下课或学习完的时候,就必须把材料还回去,摁指纹、盖章、最后封存。如果发现盖章被撕开,是要立刻上报追查的。”在这样的条件下,哈哈军工的学生们依然尽一切可能进行学习。他说,大家几乎是攀比着学习,晚自习上到九点十点是常事。
1962年,是他在哈军工印象最为深刻的一年。那一年国家处于经济困难时期,军队也在节约粮食。此时,陈毅元帅来到哈军工看望大家。学长回想起当年,场景仍然历历在目。陈毅元帅在海军工程系的大楼前,给大家讲述了国际形势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的重要性。“当时陈毅元帅有一句话我还记得很清楚:‘我们国家现在需要一支军事工程师队伍,就像1927年国家需要一支无产阶级军队一样!所以大家一定要努力地学习,党和国家需要你们。’那真的是让大家坚定了信念。”
除了专业课材料保密以外,哈军工的保密工作更是做到了方方面面。逢人不能说学校的事情、离校外出必须有人陪同、在校期间不能谈恋爱……学长说,他们在校期间在宿舍里都不谈有关专业课的知识,对于其他的院系更是知之甚少,各院系之间少有交流。也正是军工保密工作的精神,成为了他在军旅和日常生活中坚强意志的基础。他的爱人说,2006年两弹一星解密,他的亲家在阵地七勇士的名单里发现了刘启泉的名字,随后就打电话求证。而他还不知解密的事情,一句“世界上叫刘启泉的人多了去了,重名了”堵了回去。直到阵地七勇士之一的佟连捷联系上他并告知已经解密一事后,他才说出了隐藏41年的秘密。
毕业后,刘启泉和另外两位同班同学被分配到了20训练基地,也就是后来的酒泉发射基地。从大东北到大西北,从白山黑土到陌陌荒原,火车途径白天黑夜。到了酒泉基地,他在第一实验大队第四加注中队担任教员和团委副书记,指导导弹的燃料加注工作。发射基地环境干燥异常,风沙尤甚,饭里都会有细细的沙粒,不带足水都不能出门。刘启泉的嗓子就是被这极限的气候磨砺得粗沉喑哑,每一句话都像是来自遥远的戈壁大漠。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成千上万的灵魂在大漠深处挣扎、嘶鸣、闪耀着点点光芒,聚成了新中国坚强的国防巨盾。
“两弹一星”解密以后,刘启泉除了在寻找当年的同事之外,也在积极地寻找哈军工的校友。同为“阵地七勇士”之一的哈军工第八期校友张其彬自然是有了联系,但那两位同班同学分配到酒泉后也有各自的岗位,囿于工作需要而渺无音讯。初见是少年,再见已然古稀,想近六十年风风雨雨,几人感慨不尽……
我曾悄悄地问学长,如果他是今年的应届毕业生,在对人才需求多元化的当下,是否还会选择军校,投身军旅?刘启泉看着我,一字一句地说:“在那个年代,共产党带着人民解放军,和全国人民一起打下了新中国的江山,让人民过上了好日子。党和国家发展了七十年,我们在七十年里的发展进度,别的国家一百年都不一定能有。我最大的梦想是成为科学家,成为知识分子,这样也能报效国家。但是同时我又觉得,参军也是我理所应当的事情。那么考进军校,加入解放军,我觉得应该是我为党和国家效力的最好的法子。”这是一名老兵的初心,这初心给了我答案。七十载风风雨雨,从哈军工、哈船院再到哈工程,从海军工程系到船舶工程学院,母校陪着学子们日日夜夜成长。
时过境迁,军工培养的万名优秀军事技术人才在新中国军事发展史上留下了劲秀的一笔。像刘启泉这样为国家殷勤付出,默默无闻的军工人不在少数。而他们其中,已不知有多少人携最后的秘密离开人世。须臾间,他们将生命置之度外,无怨无悔地为强国强军奉献大好青春。刘启泉老学长身上所展现的哈军工精神,将会是我们受用不尽的精神财富。
文/李少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