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邢继,哈船院83级校友,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华龙一号”总设计师、核电站设计建造技术领域首席专家,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党委委员。高考时,极具绘画天赋的邢继,放弃艺术梦想, 怀揣着强国心,进入哈尔滨工程大学,毕业后他考入核二院, 最初几年没有项目,他就承担了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的啤酒厂设计,三年后邢继被派去建设,大亚湾核电站,在这里, 他找到了坚守一生的事业,当时工程所需的一切材料,都要从外国进口,他心怀梦想,一定要建造中国自主的核电站, 经过不断研究,邢继创造性的提出了,“177堆芯”双层安全壳”等技术方案,一点点搭出了,华龙一号的“骨架”面对福岛事故,“华龙一号”满足世界,最高的安全标准,面对国际合作,三代核电技术成功走出国门,如今华龙1号全球首堆,正式投入商业运行,邢继和万千工程师,撑起了国家力量,撑起了能源安全。
从业三十余年,他秉承“四个一切”核工业精神,践行“强核报国、创新奉献”的新时代核工业精神,将家国情怀注入对“中国智造”不懈追求中,主持我国首座自主百万千瓦级核电站设计(岭澳二期),解决“翻版加改进”中的技术难题;主持制定形成改进型百万千瓦核电标准设计,为核电批量化自主建设奠定基础;以最高的安全标准及高效清洁的创新设计,推动我国压水堆核电技术从引进、消化吸收到自主创新的跨越式发展,带领团队自主研发我国先进核电技术——“华龙一号”,赋予中国先进核电技术“华龙一号”扬名国际的底气,为我国压水堆核电技术创建自主品牌,实现系列化和跨越式发展做出突出贡献。先后获得“全国劳动模范”、“最美奋斗者”、“最美科技工作者”、“国资委首届央企楷模”、第七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一、沉淀积累,奠定核电发展基础
邢继任总设计师,主持我国首座自主百万千瓦级核电站设计(岭澳二期),解决“翻版加改进”中的技术难题,结合国内外核电运行经验反馈和自主建造与设备国产化需要,开展了500余项技术改进,使电站安全水平提高并且达到国际同类机组先进水平。主持制定形成改进型百万千瓦核电标准设计,为我国掌握百万千瓦级核电设计技术作出突出贡献、为核电批量化自主建设奠定基础,实现了国务院提出依托岭澳二期核电项目掌握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的核心技术的“四个自主化”。“百万千瓦级核电站自主设计与技术创新”获得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核能行业科技进步一等奖和核工业部级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
面对国际市场核电发展机遇和我国核电“无船出海”的局面,中核集团启动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型号CP1000研发。邢继任总设计师,主持国产化二代改进型核电机组研发,创建自主核电品牌。他主持确定以“177堆芯、单堆布置和双层安全壳”为代表的22项重大技术改进,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完成我国首个具有三代特征的压水堆核电型号的研发。通过核能行业专家评审获得认可:“实施堆芯改进、布置改进和安全壳改进使国产化二代改进型核电机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为实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的出口,开拓国际核电市场创造了必要条件”。
二、厚积薄发,实现核电技术跨越发展
“华龙一号”是中核集团在福岛事故后自主开发的先进压水堆核电技术,邢继任总设计师主持型号研发和示范工程设计。
邢继提出“能动与非能动相结合”为核心的一整套先进核安全理论并成功应用于“华龙一号”示范工程。能动和非能动相结合的安全设计理念,具有完善的严重事故预防和缓解措施,可有效应对地震和海啸等自然灾害,安全设计达国际一流水平。
邢继在“十二五”期间主持国家“863”计划和“国家能源应用研究”项目,完成能动和非能动安全系统配置优化和非能动系统瞬态特性分析等关键技术研究并通过实验验证技术可行性。研究成果已广泛应用于我国先进压水堆“华龙一号”、ACP600、ACP100等型号设计。“能动加非能动”、“多样化”设计理论已被国际原子能机构最新发布的安全标准采纳,该技术的合理性和先进性已得到普遍认可。
在邢继的主持下,“华龙一号”开展了54项重大课题的科研攻关,共申请国内专利716件、国际专利65件,覆盖设计、设备、建造、运行、维护等领域,建立国内首个完整、自主的核电自主知识产权体系与华龙一号型号标准体系,涵盖核电厂前期、设计、设备、建设、调试等全生命周期,有力支撑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和“走出去”。邢继推动“华龙一号”科研管理体系创新,搭建全球化的政产学研用和军民协同创新研发平台,形成的“核电企业构建支撑国家核电走出去的创新研发体系”获国家级管理创新一等奖。
三、爱才惜才,塑造多系统异地协同团队
邢继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同时积极为人才提供科研创新平台,他主持开发的“互联网+三维协同”设计一体化平台,使1600多人的设计团队能够多专业、多系统、异地协同作业。邢继推动并参与制定“数字核电”发展规划,依托“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开发的首个“数字核电站”已具雏形。
邢继同时是核安全与辐射防护领域的研究生导师、国家“青年英才托举计划”和青年创新团队的指导教师。他已培养了12位技术骨干,指导了近40位学科带头人和专业带头人,形成以中青年技术骨干为核心的一流核电创新团队,包括设计管理总师团队与研发设计核心技术团队。他带领的华龙研发团队荣获2014年度国防科技十大创新团队和2016年共青团中央“五四青年奖章”等奖项。
邢继认为,科研工作是一件艰辛而长期的工作,坚守需要激情。这种激情可以在你最困难的关口,让你有挑战自我、持续向前的动力。因此,邢继非常重视精神引领工作,多次为公司各单位党员讲党课,从自身多年研发设计经验出发,以“使命与担当”为主题与党员群众分享核工业使命与目标,剖析核电发展机遇挑战,激励党员群众勇于变革、勇于担当。
为解决华龙建设过程中各项“急、难、险、重”项目,中核工程成立多支党员突击队,邢继为党员突击队授旗,鼓励党员充分发挥精神引领作用,率先攻坚克难:“做科研创新是一件不能停歇的工作。中国核电要想在世界上站住脚、站稳脚,核电技术研发人员必须要不停地往前走,快步走,要不断为自己设立新的起点和目标,才能为核能造福社会不断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四、开拓创新,打造核电走出去“黄金名片”
邢继积极推进国家重大工程研发与设计管理体系的改革创新,为践行绿色核能发展理念作出了重大贡献。他长期从事核安全与核电技术发展研究,在核电自主技术发展路线、核心技术创新、标准体系建设、福岛后核安全策略等方面向上级主管部门提出了技术与政策建议并被采纳。
他主持的我国首座自主百万千瓦级核电站设计,为我国核电批量化自主建设奠定了基础。“华龙一号”百万千瓦核电机组的诞生,使我国成为继美法俄之后,又一个具有独立自主的三代核电技术的国家,习近平总书记赞誉其为“中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
目前“华龙一号”全球首堆工程中核集团福清核电5号机组于2021年1月30成功商运,华龙一号海外首堆巴基斯塔巴卡拉奇K2机组于2021年5月21日成功商运。通过华龙一号的型号研发,培养了一大批自主研发设计、安装建造、采购调试等各种人才,形成了超过10万人的核电相关技术人才队伍;而通过华龙一号首堆牵引,成功带动了上下游中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整体升级,真正实现了“中国创造”。
可以说,中国人在三代核电建设领域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可邢继并未满足。
“从华龙一号落地的那一天起,我们就要否定华龙”,在中核工程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党课上,邢继要求全体研发设计人员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锐意进取,去研发更能对接国家发展战略的新技术。
“中国核电发展了几十年,一直在‘跟跑’,“华龙”实现了‘并跑’,这是中国核工业在世界核能发展中的历史性转变。”邢继说,“我很庆幸自己能经历这段过程,我们未来一定还能实现‘领跑’,我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