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学院振动噪声控制团队从哈军工时期走来,历经65年传承发展的团队,第四代成员已开始崭露头角。
服务国家、扎根企业、探寻科学规律,振动噪声控制团队以团结协作、严谨求实的军工精神,协同发展、开放包容的气魄,谋划未来、超前布局的胆识,在65年的时光里驰骋奔行,在我国船舶工程、海洋工程以及核电站动力装置振动噪声控制领域扬起一杆“技术过硬”的大旗,也烙印上了一所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一流团队的鲜明特征。
硬技术赢尊重强实力担国防
2017年2月25日,期待已久的希望六号开航仪式正式举行。会议开始前,行业专家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讨论交流。我校动力学院李玩幽教授刚刚走进会议室,一位中远公司人员就忙喊道“‘哈船院’的李老师来了(‘哈工程’习惯性被称为‘哈船院’)!”人们纷纷向门口聚来,中远公司老总立刻走上前,一把拉住李玩幽的手,尊敬地说“李老师,太感谢您了,快请上座。”
希望六号是我国首个完整建造的浮式生产储卸油平台,是中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能力迈向高端水平的一张名片。2016年9月,希望六号进入调试阶段,然而欧洲设计制造的大型货油泵在调试过程出现了“振动超标”,直接导致整个机组无法运行,价值5亿美元的庞大平台面临难以交付的困境,这可愁坏了总包方中远公司。他们先后从英国、新加坡等国聘请了多位专家,但两个月依然没有解决。交付时间一天天临近,中远公司焦急万分,地处中国北方的哈尔滨工程大学振动噪声控制团队成为公司最后的希望。
“接到求援电话后,我们知道情况紧急,就马上组织协调,一组人员直奔现场采集数据,另外一组在学校待命,随时进行数据分析拟定对策。”与所长刘志刚教授商定后,李玩幽教授便紧急协调所有专家进入集结状态。
郭宜斌、率志君和卢熙群在启东平台现场进行测试,由于数据采集量大、耗费时间长,采集的有效数据直到凌晨才能传回学校。已经80多岁的第一代领军专家王芝秋教授,60多岁的第二代领军专家、所长刘志刚教授和年轻人一样窝在研究所,一接到数据马上分析,四代人一起连续奋战,他们除了采用传统的基脚振动响应分析法外,还采用逆识别方法来准确定位出振源在泵轴部位,近一个星期的努力,终于找到了合适的改进方案,困扰了“希望六号”几个月的“振动超标难题”解决了。这让中远公司长长松了口气,也让业界记住了这个技术过硬的团队,记住了哈工程这样一群为了科研难题废寝忘食的学者。
由于具有过硬的技术实力,紧急救援的情况对减振降噪研究所来说已经习以为常。
2013年圣诞节前夕,广州黄浦江上4艘4000吨级海警船因轴系异常振动问题不能交付使用,在江面已经停靠了多时。海警船是国家海上执法巡查、海洋管理的重要工具,排除故障、按时交付使用必须分秒必争。年近古稀的王芝秋教授和李玩幽教授第一时间抵达现场。然而问题十分棘手,李玩幽回忆说:“当时在陆地上轴系方面调试的时候,一点问题没有,一到海上就不行了,要是按照传统的解决方法,齿轮箱要全部换掉,不仅要花一年的时间重新做,还要耗费1.2亿元。”到底该怎么办?团队成员们没有慌,他们细心地梳理数据,考察每一个细节,在不断尝试新算法后,终于找到了解开难题的突破口:4000吨海警船控制技术和轴系振动技术是完全分开的,而所里推进创新的方向之一正是这种系统的耦合匹配,有了所里在这一领域的技术基础,他们很快发现了问题。“我们把轴系振动和控制相耦合发现了很多不稳定点,一下找到了突破点,系统的调整控制策略让我们一下兴奋了。”李玩幽教授说,“最终我们只需要调整几个控制参数,所有问题就都迎刃而解了。”
这样采用耦合的办法就能轻松解决的问题,难道别的专家就想不到吗?李玩幽教授微微一笑,道出了看似轻松背后的真相:“首先得有模型,其次要计算准确,没有深厚积累是认识不到系统耦合规律的,很早我们就已经着手研究,基本计算一次就能成功,这次救援对我们也是一次检验和丰富。”如今全系统耦合匹配模式已经发展成为研究所重要的研究方向,并达到业界领先水平。
振动噪声控制团队在业界一次次地攻艰克难,他们高超的技术实力和解决实践难题的能力,成为了一张亮眼名片,名片展示他们四代人齐心协力、科研报国的实力担当。
今天的振动噪声控制研究团队用技术实力支撑了船舶发动机厂、船厂和众多的泵厂振动噪声评估咨询,支撑了国家低速机、中速机和高速机的研制,支撑了大型船用涡轮机的振动噪声控制,还支撑了海洋平台多种设备的故障诊治,其服务领域已经遍布船舶工程、海洋工程以及核电站领域的动力装置振动噪声控制和故障诊治。他们用行动践行着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工作者的殷切期待,“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敢于担当、勇于超越、找准方向、扭住不放,牢固树立敢为天下先的志向和信心,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在攻坚克难中追求卓越,勇于创造引领世界潮流的科技成果。”
抓机遇促发展家文化聚人心
1953年作为前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项目之一,哈军工是唯一入选高校,其建立得到苏联大力支持。海军工程系作为哈军工5个建设的工程系之一,其重点建设的内燃机学科开设了动力学、平衡、扭振、隔振四门课程。振动噪声控制就是源于扭振、隔振。
这种以国防需求为使命建校,领军人才和先进仪器的快速投入,注定了振动噪声控制研究从一开始就站在了高起点。
1985年,在第一代领军专家王芝秋教授的带领下,振动噪声控制团队投身国防科技预先研究计划,为团队后来的发展扎下了坚实根基。得益于国防预先研究的平台,师生们迅速成长起来,其中就包括刘志刚、张文平等知名专家,如今,李玩幽、杨铁军、季振林、靳国永、杜敬涛、卢熙群、率志君等新一代人已成长为院所的中坚力量,现在振动噪声控制研究所共有20人,均为博士。
高起点的学科建设、卓越的军工精神传承、合理的学缘结构,必将使这个研究所飞的更高、更远。
在师生们的共同努力下,研究所的发展蒸蒸日上。进入2000年以后,振动噪声控制团队便如雄鹰般振翅翱翔,一飞冲天,其代表的技术领先水平和所取得的成绩在学术界和业界让人为之赞叹。
“羽翼是长成了,但它还能持续飞多久?”研究所所长刘志刚教授坦言:“要使团队始终保持一流的状态,我们依靠的是团队文化。”
在刘志刚教授的电脑里一直保存着一张照片,照片上是哈军工学员的课堂笔记。让人惊叹的是笔记的工整,它几乎可以和现在的排版书相媲美。“不是写得越认真知识就掌握的越好,这反映的是政治信念坚定、基础理论扎实厚重、作风严谨的哈军工传统。”“这是哈工程人走到今天,一脉相承的团队灵魂所在,每一代老师的身体力行和言传身教。”
刘志刚至今记得,30年前在他做学生时,有一次团队拿到的一个复算项目。某研究所为他们提供了一份国外的计算书,上面只有输入参数和计算结果,没有中间过程,该研究所希望能依照这份计算书进行复算,从而开发出属于自己的计算方法。当时带队的张志华老师未做迟疑,一口就答应了这个要求,带领青年学生不分昼夜分析计算,一次又一次修正模型,直至计算结果和小数点后四位完全相同,全面复算成功。
这种严谨求实、学术民主的精神如今已融进了团队文化的血液之中。振动噪声控制研究所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所里每周都会抽出一天时间,四代人齐聚一堂,商讨技术难题、青年教师发展、学科布局等各类问题。四代人聚在一起时而严肃争论、时而笑逐颜开,其乐融融。“家”是这四代人在采访中提及频率最高的词,从张志华教授、王芝秋教授开始团队就一直传承着“家”的概念,大家是一个大家庭,互相帮助、互相扶持。
80年代,团队第一代领军王芝秋教授,经常参与国家项目策划,承担相关项目,但他总是把拿到的项目分给团队其他成员,自己则扮演着广泛联系业界,推出团队成果的角色。他就一个目的,希望团队能得到业界的认可。这种心系团队的情怀,从一开始就让团队成员得到了家的温暖。
也正是“家”的情怀扎根,团队成员在面对荣誉和利益的分配,尤其是“职称、称号、经费”等各方面考验时,表现的很淡泊,团队的几代负责人也一直关注着年轻人的发展进步,因为他们是团队的未来和希望。团队年轻成员郭宜斌很坦然地说:“我们相信组织的协调能力和公平公正,不需要个人去争,大家都专心把精力放在科研事业上。”在业内解决问题一锤定音绰号“率一锤”的第四代成员率志君说:“我们是个家庭,互相支持、互相团结,我们才更有力量。”
求协同谋发展重创新向未来
从第一代人实现振动噪声控制技术的从无到有,第二代人实现既有技术的优化,到今天第三代人实现技术的创新发展,经过三代人几十年的努力,振动噪声控制团队已经发展成为国家在减振降噪领域不可或缺的力量。如今第四代人正在茁壮成长,面对今天新的发展形势,他们又该何去何从?
既要做基础研究又要解决行业实际应用问题,团队很多年轻人深入企业一线,从企业的实际工程问题中凝练科学问题。这不仅决定着个人发展,也决定着整个团队的发展。“真正的问题来自企业,我们要和企业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而不是短期的某个项目合作。”
团队的年轻成员王东华是个80后,给人印象是内向寡言拘谨的,但当他谈到专业问题时的滔滔不绝,就像变了一个人,眼睛也瞬间亮了起来。别看他年纪轻,却是个名副其实的专家,8年时间,他深入一线,从原先被合作单位703所邀请去对产品进行减振降噪处理,到现在参与产品图纸设计,将减振降噪理念融入到产品设计中,一步步将团队的新理念在这里得到了验证和践行。“原来合作单位的产品生产出来发现振动比较大,需要几经调试,但能改的空间也非常小,现在在设计的时候就融入减振降噪的理念,产品一出来就是成功的。”
从设备的振动治理,变成设备的振动设计,在和企业密切合作中,振动噪声控制团队打破了行业里先生产后治理的九步法模式,开启了一条振动噪声控制的新道路。
某企业柴油机齿轮接连发生断裂,德国专家采取的策略是不断更换齿轮,但齿轮依然断裂。企业求助团队,郭宜斌和李玩幽把取样带回学校分析,发现原来是国外计算模型出现了问题,重新建模后,还预测联轴器橡胶块存在问题。
“不会啊,我们联轴器从来没坏过,你看还在转啊,就是齿轮打掉了。”企业专家说。然而拆开一看,就彻底服了,联轴器真的有裂缝,能伸进去一个手指。企业按照我校专家的要求更换了指定刚度的联轴器,原先3个月、4个月断一次的齿轮,到现在46个月过去了依然“毫发未损”。从那以后,这个企业成了振动噪声研究所最亲密的合作伙伴。
“我们团队在沈鼓、天泵、711所均有办公室,703所为团队专门开过一部班车……成为这些单位的技术咨询或者技术分析部,相对应这些单位亦成为团队的科学规律实践部,像一家人一样协同配合。”团队为行业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落地的技术、顶用的人才,如今的振动噪声控制研究所已经与众多企业形成深度协同。
团队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发展的根本环节,把“勇于为国担当,能够为国担当”的哈军工精神向学生传承和传播,重视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训练。合理安排的研究课题,既考虑科学性也考虑应用性,在科学上有所进展,又在应用上解决行业面临的急需解决突破的难题。
708所招聘素以挑剔出名,任何学校的硕士博士应聘,都要经过面试和笔试的严格筛选,而振动噪声研究所的女硕士于姝雯却受到免试待遇,对方看重的就是她作为主力参加过海警船“救援行动”真刀真枪得到锻炼的经历。
“当时认为科研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后来才发现很有趣,很有成就感。”研究生张相元因为参加4000吨海警船救援工作,放弃了找工作的想法,主动申请留下攻读博士,继续从事科研工作,与姜晨醒博士共同诊治了一起喘振故障。
刘志刚教授作为研究所的领头雁,很多年以前,就团队人才发展、科研发展等问题进行系统的构思。“谁更擅长做什么,怎么做?合理布局,我们是一步一步按照既定规划去做的。”
“只要持之以恒,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定会有事去做,取得成功。”团队目前分为一般振动控制、振动主动控制、噪声控制三个主要方向,力争三个方向都走到国内领先,解决海军包括海洋工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也正是有了领头雁的合理规划布局,如今的团队成员在船舶和核电动力装置振动噪声控制领域,按照“顶天立地”的方式自由翱翔,(“顶天”是追求科学规律,“立地”是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服务企业需求,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在解决国家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面前,这个团队已经有一批年轻人成长为中流砥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