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9月1日,哈军工建校日也是《工学》报创刊的日子。从此,代代校报人心中铭刻的两个重大日子重合在一起。从此,作为学校发展的鼓手和旗手,校报的发展始终与学校的发展同在,于墨海中腾澜,休戚与共地记载和反映着学校61年来的变化和发展。翻开2千多期报纸,就进入了一部哈军工面向国防、面向世界,高起点、高速度创建;哈船院不畏艰难、抢抓机遇、奋发崛起;哈工程凝炼特色、不断开拓、扬帆启航的历史……
高起点办校与高起点办报
1953年9月1日,哈军工因强国兴军的使命而诞生,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就在一片荒地上从零一跃成为当时与清华、北大比肩的全国重点大学,谱就了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史上,高起点、高速度的创建的“神话”。与哈军工同时诞生的还有由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亲自提笔命名的“工学”校刊,以高起点办报,深度介入这座全国顶尖学府教员与学员的政治与工作、学习生活。
哈军工的高起点、高速度办学得益于时代的机遇和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与关怀。中央军委将哈军工列为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建设项目,由国家领导人直接安排学院建设,中央军委决定学院党委执行大军区级党委权限、隶属中央军委和各总部直接领导,代表当时世界高等军事技术教育前沿水平的苏联顾问团来到学院工作,使哈军工从创建之初就汇聚了一大批高起点办校的优势资源。
《工学》高起点办报也得益于哈军工创办者陈赓大将的重视支持,亲点他心目中的“大秀才”穆欣办《工学》。穆欣与《工学》第一代报人牢固树立办好报纸,为党为军,为教员、学员做好导向、做好服务的坚定信念与理想。翻开当时《工学》校刊的复印本,从故堆发黄的卷册里,仍能感受到一股穿越时空的蓬勃、强劲的朝气与生命力。
成就哈军工高起点创建与跨越式发展这一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奇迹的原因与首任院长陈赓提出的“尖端集中、常规分散”、“两老办院”等一系列闪光先进的办学思想理念分不开。1961年,教育部根据中央军委的建议,确定哈军工为全国重点大学之一,参加全国统一招生,哈军工的办学成果在亚洲乃至世界上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当时的《工学》充分体现了“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为核心的治校理念,“教书教人”为基本原则的育人理念,“一中二主三严”(“以教学为中心”、“以学员为主、以教师为主”、“严谨严密严格”)为主要内容的教学理念,“一切为了学员”学生工作理念等一整套办学治校方略,几乎期期报纸都有专版刊载关于教学法与学习法的文章,还开设了“小品”、“学习漫谈”等专栏,及时刊登学员的学习心得,营造了浓郁的教书育人、学习为中心的氛围。
从1953年哈军工建院到1970年,学校产生了十几项载入史册的“共和国”第一,肩负起了为新中国国防现代化服务的神圣使命,奠定了我国高等军事工程教育体系的基本格局。今天,她孕育的高等军事技术教育的种子已全面开花结果,分布在祖国各地一批继承了哈军工优良传统的军事技术院校迅速走向了成熟,并发展成为知名的大学。哈军工由此成为了新中国国防事业高科技人才的发源地。
哈军工时期的751期《工学》校刊,将这所学校蕴含的一个国家关于军事现代化的全部光荣与梦想,一代人心底最虔诚的关于青春与理想的记忆,凝结成哈军工赤诚报国的红色忠魂,印成铅字,成为其后继者们最为珍视的历史遗存。
把准立校方向与把准立报方向
1970年,在特殊的国际国内背景下,哈军工搬迁、分建。“哈船院”的诞生步履维艰——校址不定、专业方向不定……未来的路如何走?又一位临危受命的将军院长林毅,果断把准立校方向,做出“立足原地、当年招生、边建边教”等一系列重要决策,郑重地将“为造船工业服务”写入了学校的办学方针,开启了办学新征程,也为此后学校坚定不移地走上特色办学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建设强大的海军做出新贡献的定位理所当然。但是,为造船工业服务,从事造船工业的制造、工艺方面的教学工作,对哈船院来说则需要经历一个转变过程。为造船工业与海军双重服务的定位,对初建的哈船院来说无疑是个极大的挑战。哈船院开始勇敢地接受挑战,对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大胆而具有战略眼光的规划。1978年,学院制定了第一个中长期发展规划,将学院定位在“为我国造船工业和海军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国防工业院校”。
在初建的几年里,哈船院承担了13项国防战略急需的科研课题。又陆续承接了六机部下达的8项重要科研任务,将学院的科技工作推向了一个高峰:1978年学院获7项全国科学大会奖,跻身于全国重点大学之列,迈出了提高办学层次的关键性一步,也奠定了未来学科专业发展的重要基础。1981年,学院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船舶结构力学、船舶流体力学、热力学、水声工程、陀螺导航设备、反应堆工程等6个学科、专业获得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学院紧紧抓住机遇,先后成立机械、电子、管理等多个教学系,促使学院发展迈上一个新台阶。经过20年的不懈努力,研究生与学位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教育质量不断提高。1993年被列为要重点办好的十所国防工业院校之一,开始了“为发展我国造船工业和建设强大的海军做出新的贡献”的办学新征程。到20世纪90年代,“211工程”建设初期,学院已发展成为一所依托船舶、立足国防,为国民经济建设培养高级人才的重点大学。
随着哈船院的发展壮大,学校再次进入全国重点大学行列这一重要的历史发展时期,停刊10多年的《工学》将办报的接力棒交到1982年复刊创办的《船工周报》手中。总编辑李航把准了正规化立报方向,树立和强化正规化办报意识,在学校的支持下,校报独立建制成立报社,并最早提出高校校报改“刊”为“报”,致力于将校报的“大简报”出版方式改为正规化“新闻纸”报纸的出版方式。
《船工周报》沿着正规化办报理念办报,稿件编写亦强调规范化、栏目化,加强贴近学校办学实际和师生需求实际的策划力度,展现了这一时期学校各方面工作蓬勃发展的态势,逐渐成为贯彻校党委思想的重要阵地,师生交流教与学心得的思想园地,新老军工人抒发情感与心声的心灵家园,使这时期的校报迅速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校报届的排头兵。到更名为《工学周报》前,《船工周报》共出版了481期,以求真求实的言论形成思想导向,以亦庄亦谐的版面体现鲜活多彩的校园生活,以亦师亦友地贴近服务师生的宗旨成为连接师生、校友的纽带和桥梁。
特色强校与特色强报
1994年,学校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大学,开始了特色强校、追求卓越的新旅程。学校自成立以来,以“振兴中华、强我国防”为己任,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逐步发展成为我国“三海一核”领域重要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并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学校继承和发扬哈军工精神,坚持以祖国需要为第一需要、以国防需求为第一使命、以人民满意为第一标准,坚持“三海一核”办学方略,实现了外延、内涵发展并重向内涵式、可持续、科学健康发展的转变,进入了蒸蒸日上、蓬勃发展的最好时期。
内涵式发展、特色强校的发展道路,赋予1994年随学校更名而定名为《工学周报》的校报以思想的力量为追求的新生命力,使这份报纸与这所大学一直相伴相生,在网络、新媒体日益发达的今天,仍然成为这所大学的师生员工校园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这其中有年深月久代代《工学》报人精神的积淀,有新老军工人难舍的情怀与情结寄托,更充满了为学校发展建设贡献力量、办好做强的希望。
《工学周报》作为哈工程时期的学校党委机关报,努力践行对学校改革与发展形成有力的思想、文化和精神支撑的核心使命,在迅速实现硬件建设全国一流的同时,大力加强核心能力——切入学校中心、重点工作的能力建设,持续“工学”求真至善的品格与风范。在学校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始终坚定站在学校各个重大发展关节点,坚决为贯彻校党委的一系列重大办学兴校、内涵建设和特色办学方略唱响最强音。
《工学周报》宣传、展示了学校发展的每一个重大关节点:1996年学校进入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院校行列,2002年获准设立研究生院和国家大学科技园,开始以“三海一核”的鲜明办学特色伫立于国防科技强校之林,发展目标定位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十一五”以来,学校坚持以国家和国防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不断凝炼前沿科学研究方向,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承担国家重大科技攻关、国家和国防“973计划”及“863计划”、国防预研和型号等一大批科研项目,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200余项。科研产品质量管理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是国内高校首家通过“双认证”的大学。学校设有国家大学科技园,科技产业和产学研合作蓬勃发展。争取到国防科工委、教育部、黑龙江省政府、海军四方共建等一系列重大发展机遇。2011年6月,学校再次以鲜明的特色优势“升级进位”,“现代舰船与深海工程”跻身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成为学校办学历程上又一个重要里程碑。2017年,学校正式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
《工学周报》还及时报道学校取得的一系列办学成果,使学校赢得了良好的办学声誉,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学校在船海核领域保持着很强的技术储备,水下机器人、船舶减摇、组合导航、水声定位、核动力仿真等技术居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地位,成为我国舰船科学技术基础和应用研究的主力军之一、海军先进技术装备研制的重点单位、我国发展海洋高技术的重要依托力量等报道,使学校的办学特色为世人所熟知。
以“思想的力量”为引导,《工学周报》充分发挥号角作用,凝聚、振奋、鼓舞全校师生员工贯彻执行学校大政方针,投入到研究型大学建设的事业中来。在确定研究型大学奋斗目标的第二次党代会、全力实施研究型大学五大转型升级工程的第三次党代会,以及每年的寒暑假工作会议、教代会,学校推动教学、科研、师资、人才培养各项工作的重大举措中,及时、连续刊发多篇社论和评论员文章形成强大的舆论氛围,为加快改革建设步伐凝心聚力。报纸继承发扬《船工周报》时期推出年度十大新闻、年终专稿的开创性举措,到21世纪以来,推出元旦社论、年终专稿、十大新闻三个“新年大餐”成为《工学周报》犒飨读者的一大办报特色。
走进新时代,对于工程大学而言,走向深蓝,意味着以更加前瞻的国际视野、开放的办学思维、宽广的学术胸怀,大力推进改革创新,积极寻求协同合作、持续深化文化建设,为中国人的海洋强国梦注入新动力。对于校报人来说,进一步强化办报特色,以内容为王、读者至上的办报理念,继续为新老军工人提供更为优质的精神食粮,唱响工程大学百年强校梦,描绘好学校转型升级新的航程,是刻不容缓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