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王芝秋,我国第二代舰船动力发展规划的主要参与者,引进机型消化、吸收和国产化工作的见证人。曾任国防科技预研舰船动力技术专业组组长、中国内燃机学会理事、特种发动机学会副主任、黑龙江省内燃机学会副理事长等重要兼职,担任了我国舰船动力技术“八五”至“十一五”预研计划、“高新工程”、“舰船动力改进提高”、“舰船动力基础科研”、“舰船动力2030规划”等多个重大规划的专家,曾任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船舶动力系主任,动力装置工程技术研究所第一任所长,是我校舰船动力学科群的奠基人之一。2010年被学校授予“终身荣誉教授”称号。
我校终身荣誉教授王芝秋谈舰船动力学科的创建与成长
王芝秋:面向国家战略科技需求的学科建设之路
吴丹丹
(原载于《工学周报》2016年6月17日2082期第1版)
“几个主要人物聚集到一起,这个专业就有了魂”
新中国初建的中国海军,对舰船动力的技术需求和人才需求都十分迫切。1953年哈军工成立之初,舰船动力仅有海军工程系造船科下设的352教授会,张稼益教授是352教授会的主任。建院初期,陈赓院长在周恩来总理的支持下从全国搜罗人才。1952年,把曾经留学德国的知名动力专家张稼益从交通部调到了哈军工,直到他1954年因病不能工作。此外,还调来了一批从清华大学电机系、清华大学汽车系、上海交大造船系、上海同济造船系、中央大学等全国知名院校毕业的优秀人才。根据教授会讨论安排,每个人研究方向分工各有不同。当时每个人都有很强的报国情怀,分配做什么就一心做到最好,国家需要什么就做什么。这些人在张稼益的带领下,启动专业建设、教材编著、实验室建设等工作。
自1954年苏联顾问进入舰船动力专业两个教授会后,教师主要向顾问学习。我们的老师都是学英语的,为了向苏联顾问学习全部重新学习俄语。舰船动力两个专业的建成,苏联前后五位顾问的指导功不可没。从专业教育计划、教学大纲的制定,指导教师备课、答疑、编写讲义、试讲到实验室建设。向顾问学习的另一个重要环节是青年教师试做专业毕业设计,以某型舰船主机为对象,完成整个设计计算图纸绘制等全过程,使教师得到全面的训练和锻炼。顾问认真负责,耐心细致,把两个专业的建设,把培养中国高质量的军事工程技术人员,当作自己的事业。
50年代末,海军系造船专业以邓三瑞教授为首接受了032潜艇研制任务,内燃机专业教师负责设计该潜艇的主柴油机。1958年至1962年间,内燃机专业教师带领55级、56级应届毕业班学员参与了120型二冲程对峙活塞式柴油机的研制任务。因为当时学校的科研方针是“紧密结合教学,适时解决国防工业生产中的技术问题”,我们这些学员都跟着教师在上海101厂做实验、搞研究,在实践中学习,做的毕业设计也都是要上型号的。实际上,当时我们的大功率柴油机研制工作其实受到国外发展思路影响,做出来的菱形复杂结构的发动机,存在一定问题,但这种“真刀真枪”的科研工作对师生教研相长带来非常宝贵的实践经验。这批学员,有一半多毕业后去了711所继续从事120型柴油机相关的研究工作。
我们学校的舰船动力专业虽然起步比国内其他名校晚,但起点高,一步就跨入全国先进行列。主要是因为有了这一批人,几个主要人物聚集到一起,这个专业就有了魂。更是因为得益于哈军工建立时的大格局、大环境,有张稼益教授的指导(尽管只有两年不到的时间);有苏联顾问7年无私援助,直至走完本科教育的一个完整过程;有国内绝无仅有的实验设施;有能排除一切干扰的以陈赓院长为代表的老干部的领导。这一切都为专业和学科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培养锻炼了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
内燃机教研室与苏联专家别契尼柯夫合影
苏联顾问卡列诺夫与蒸汽装置专业教研室教师合影(1958年)
“选择轮机工程作为博士点,很有意义”
舰船动力专业建设初期,有两个主要专业,一个是蒸汽动力装置专业,另一个是舰船内燃机及其动力装置设计专业。蒸汽动力装置专业设置变动频繁,原因是:初建的新中国海军,潜艇、鱼雷快艇、猎潜艇、扫雷艇、登陆舰都用内燃机动力装置,所以舰船内燃机及其动力装置设计专业相对比较稳定。只有护卫舰、驱逐舰是蒸汽动力装置。在50年代末期,世界海军大型水面舰船动力装置开始采用柴燃联合动力装置,甚至有发展成全燃气轮机化的倾向及有发展核潜艇的趋势。因此,该专业变化频繁,开始为舰船蒸汽动力专业,后为燃气轮机装置专业,1959年定为核动力装置设计专业。“尖端集中、常规分散”的原则下的专业改建中,将核动力专业中的反应堆工程调整至新建立的原子能工程系,成立核反应堆工程专业。在海军工程系仍设置核动力装置(二回路为主)设计专业直至现在。
70年代末、80年代初,高校恢复研究生招生。1982年,船舶内燃机开始招收硕士,1986年船舶内燃机学科全国首批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全国仅有3家。教育部对学科目录再调整时,船舶内燃机学科目录被取消,我们的博士点设置面临两个选择,一个是动力与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下的内燃机二级学科;另一个是船舶与海洋工程一级学科下的轮机工程二级学科。轮机工程的研究范畴更加广泛,不光原动机可以不同,也可以包括舰船动力装置类的学科,如核动力装置(二回路)为主。从学校发展特色来说,就应该继续在船舶与海洋工程下开展研究;另外,本次学科点的设置选择轮机工程作为我们的博士点,这也是全国第一个轮机工程博士点。这种选择很有意义,十多年过去了,现在再看内燃机、燃气轮机、核动力等专业内的骨干、教授,多数都是来自这个轮机工程学科的博士。
哈军工海军工程系在建设发展过程中不断分建出去各个专业,舰船动力的发展过程中也是如此。哈军工时期,从核动力装置专业调入原子工程系的部分教师后来又调入上海728研究所,都成为该所骨干。728所负责我国第一家自主建设秦山核电站的建设工作。同一时期,舰船燃气轮机专业及部分相关教师,并入空军工程系航空涡轮机设计专业。1978年船舶动力系下新能源研究室(专门研究潜艇用电池,有20多人)升格成研究所并独立运行,1985年并入新成立的化学工程系。2005年12月12日核科学与技术学院成立,从动力与核能工程学院分离出来的同时,动力与核能工程学院更名为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与此同时,将北飒研究所(从事水下潜器研究,有20余人)整编制调入自动化学院。另外还有1993年往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批准设立的供暖通风与空调专业,1995年调整至建筑工程学院。
舰船动力专业发展到今天,它的基础性位置在国内没有变,比如在参与低速机国家重大创新计划,仍旧有基础创新潜质的底蕴。学科之间融合与分建,与服务国家形势、国防工业建设需求密不可分。
内燃机结构强度教研室获全校科技工作先进集体(1991年)
王芝秋教授与博士生合影
“与行业紧密结合,是行业特色型大学最主要的立脚点”
我们动力学院是海军动力装备最主要的人才基地之一,也是与行业结合最紧密的学院。这也是作为一所行业特色型大学存在的最主要的立脚点,今后还得要朝着这个方面做。
我们培养一个合格的学生,除了严格执行教学计划,还要培养学生对海军动力的热爱,对专业的热爱。只有培养出好的人才,输送到舰船动力这些领域,成为顶用人才,才是我们这个学科专业最主要的成就。我们在行业里影响深,与我们最重要的产品——人才培养是分不开的。
船舶内燃机专业自1960年开始毕业第一批学生以来(文革期间除外),近60年,向社会输送成百上千的优秀学生,其中多数进入到407、408、沪东重机等柴油机主机厂,465、467、468等柴油机生产配套厂,以船用柴油机研究为主向的711所,701、708、719等舰船设计总体所,以及海军相关的的管理与研究机构,其他海军装备、舰船动力领域相关的单位。在关键领域、重要岗位,到处都有我们的毕业生。上海大学校长金东寒院士在711所当所长的时候,曾带领一批人做的一个最重要的成果就是热气机,当时的团队骨干吴惠忠、顾根香等都是我们培养的硕士研究生。海军自主创新的一个重大项目(中高速大功率柴油机)技术总负责人就是我校83级内燃机专业的学生。
因为学校动力专业多年来的科研基础,国家在舰船动力相关重大计划中都与我们专业紧密相连。作为高校我们不可能做技术创新的主体,但也不可或缺。为了更好地确保舰船动力国防创新计划顺利推进,海军装备部成立了项目评估专家咨询系统,由张文平教授任组长,汇集全国各地专家,定期做阶段性评估,以降低风险。“中国制造2025”规划中的重大计划《船用低速机创新工程》由中船动力研究院有限公司牵头,我校为关键技术研究牵头单位,刘志刚教授担任领导小组副组长,中船动力研究院的技术骨干成员中也是我校毕业生最多。
不断地培养人才,年年输出人才。与研究单位联合培养人才,让研究生在课题中得到锻炼,提前适应工作环境,有的还在念书就提前被预定进入703所这样的研究机构。这些都是我们能够在行业里立足的重要因素。
王芝秋教授做项目答辩
我校负责的消声冷却器和电子调速器技术成果鉴定会
海装、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有关领导来校视察动力学院实验室建设情况
“行业特色型大学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国家需要”
学校发展与形势、机遇有很大关系。舰船动力专业从建立之初就融入了我国舰船动力的发展历程之中。
在国内第一次大规模引进舰用动力时,正值哈军工海军系动力专业建设之初,在苏联顾问专家指导下,和全国调配来最优秀的教师、工程师、实验员一起,建成了全国先进的三个动力实验室,许多实验设备在国内都是绝无仅有的,是现役舰艇上的新设备。还有很多教师参与了引进的舰船动力技术消化吸收工作,将教学内容直接与海军装备现代化建设紧密结合在一起。
1985年到1995年,我调任动力工程系主任。正好从1985年开始国防科技体制进行改革。国防科技按其研究任务的性质分为三部分,即武器装备研制,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基础研究。国防科技应用、基础研究即预先研究,简称“预研”,是整个国防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防科技预研管理是以工业部门为主体,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实行领导与专家相结合。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于1988年4月正式成立了10个国防科技预研技术专业组,其中舰船动力技术专业组我校是组长单位和靠挂单位。所以,我们参加了“七五”、 “八五”、“九五”乃至“十五”国防科技预研计划舰船动力技术部分的编写工作。
预研舰船动力技术部分的主要承担单位是711所、703所和719所,约占总经费的70%,其次是我校为主的部分院校以及个别工厂。我系“七五”预研立项36项,“八五”32项,“九五”26项,再加上30多项预研基金,应该说我们系得到了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基本做到人人有科研项目干。搞的都是源自海军装备的应用、基础研究,有利于教学相长,有利于学科发展。
国防科技预研项目早期经费很少,几万就算较大项目了,大家都很珍惜,大多项目都获得部级鉴定与奖励,也有国家级奖励。几个五年计划下来,许多成果成熟了,成果转化也就提上日程,并且都是真正以海军装备发展需要转化成果,成果转化的数量在当时整个学校里是最多的。最具代表性的有柴油智能控制系统、潜艇柴油机冷却消声器、气垫船的盐雾滤清器、气垫船驾控系统、燃气轮机点火器、柴油机相继增压等等。
科研要和装备发展相结合,才有了从预研到产品的过程,这个过程很艰苦,很多项目是经过七八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坚持才能成功,才能上型号,上了型号才有条保。有了条保,积累起来,加上国家对教育方面的投资,加上学校已有的条件连在一起,才能支撑学科专业向前发展。
2003年,学校50年周年校庆期间,国防科工委主任张云川(哈军工海军系内燃机专业64级学生)参加了内燃机老教师组织的座谈会。座谈期间,张志华教授代表动力学院宣读了给张云川主任的一封公开信(信由我起草,因病未能参会),在记述动力学院多年来获得“211工程”、“动力专项”、“型号专项建设”经费的基础上,提出建设动力楼的建议,希望得到张云川主任的支持。张云川主任当场表态,只要按呈报程序,报告到他手,他就批。当时科工委三司司长周玉兰也在场,当即表示协办好此事。
在与业界的合作中,我们始终坚持在技术上总要先走一步,强调给予,这也是开展合作的基础。1987年我们和405厂、429厂联合研制的我国第一台舰船主机微机监控系统通过部级鉴定,后来装备在037艇上,成为工厂的吃饭产品,先后推出约40余艘,对我国舰船主机监控系统的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在合作当中,作为高校要有真才实学,把自己掌握的东西教给业界。同时在实践中向对方学习,在不断的相互给予中发展合作。
学科的发展不能脱离国家的发展大形势。比如舰船动力现在就到了要推出第三代机的时候。动力相关的重大创新计划得以顺势推进。这是我们这个行业的机遇。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最近比较重要的科研方向是舰船动力智能控制和振动噪控制,另外诸如燃气轮机装舰技术、摩擦润滑技术、燃机先进循环技术、测试技术等均有创新性发展,相信在动力相关的各重大创新计划中都能有所贡献。
学校“三海一核”的发展中,包括船舶、核动力都离不开动力学科的发展。在学校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动力学科应该找到自己独有的切入点。在我看来,学校“三海一核”办学特色中最核心的是海军装备,服务国防始终是我们的第一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