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记数学家和航天专家卢庆骏教授
贺龙元帅视察哈军工时与卢庆骏教授亲切握手
卢庆骏教授一生潜心致力于数学领域的研究工作,包括傅里叶级数,幂级数和特殊三角级数,以及泛函数分析,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方面的研究。除数学理论之外,他更在应用数学领域硕果累累。从导弹与航天技术中的工程实际出发,解决导弹与航天型号研制中的实际问题。无论是对远程弹道导弹的分析研制工作,还是长征三号运载火箭三子级氢氧发动机制造,卢庆骏先生对我国的导弹、航天事业都鞠躬尽瘁。因为卢庆骏教授,哈军工的数学教育一直走在中国著名高校的前列。
颠沛流离仍心系学术
1931年夏天,卢庆骏顺利考取浙江大学数学系,师从数学家陈建功和苏步青。大学期间,卢庆骏一直是个思想进步、行动果敢的积极分子。大学毕业后,他由苏步青教授举荐,留校任教。
1937年全面抗战开始后,竺可桢校长率领全校师生员工及部分家属,携带大批图书资料和仪器设备西迁,流亡办学,历尽艰辛,穿越江南六省,行程2600余公里。就在浙大这支艰苦跋涉的队伍里,卢庆骏辅佐陈建功和苏步青两先生,栉风沐雨,筚路蓝缕,坚持为学生授课,成为数学教学的骨干教员。在贵州湄潭的一所破庙里,浙江大学理科研究所数学部成立。白天,卢庆骏一边跟着大部队赶路,一边在山洞、杂草的掩护下为学生上课;晚上,在四处漏风的茅草屋里,在两根灯草照明下,卢庆骏伏案备课,看书写作,其志益坚,学问大进。
卢庆骏讲课不用讲稿,却有条不紊,逻辑性、启发性很强。其他各系同龄老师慕名前去听他讲课,他仍两手空空,气定神闲,讲得有声有色,一时在全校传为佳话。在繁重的课务之外,他还刻苦研究并撰写论文。其中,他解决了名家哈代、李特尔伍德等人提出的悬而未决的问题,并深入研究了有关Fourier级数强性求和等方面的论述,有十几篇论文登载在国内外知名的杂志上。这些学术论文为他以后出国深造并获得美国博士学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抗战胜利后,浙大复员迁回杭州,卢庆骏被浙大选送到美国留学,入芝加哥大学,跟随A.赞格蒙教授攻读博士学位。用了两年时间便获得博士学位,最后一年他在该校当研究员。
几经周折奉调哈军工
1949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许多留学欧美的中国学子怀着赤子之心,克服重重困难,纷纷回国,期盼为新中国奉献一份力量。1949年5月2日,获得数学博士学位的卢庆骏回到浙大,与苏步青先生等浙大师生走上杭州街头,欢迎解放军入城。在苏先生的主持下,年富力强的卢庆骏被任命为浙大数学系主任。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卢庆骏随陈建功,苏步青两先生调入复旦大学,他保持平和的心态,为重组数学系日夜忙碌。
然而,很快,他的新调动就来了。原来,中央要在哈尔滨成立一所军事工程学院,黄景文带着高教部的调令,要把卢庆骏调到哈尔滨去。黄景文认为,“卢庆骏学的不是纯理论数学,而是应用数学,他的数学知识与工程方面结合较密切,因此他到我们学院去不仅能领导一、二年级基础数学教研组,而且应成为各系、各专科中解决某些疑难数学问题方面的顾问。这点对我们学院说是非常重要的。卢庆骏水平高,有朝气,有组织能力,是一个难得的人才。”
卢庆骏的调动几经反复,徐立行教育长被陈赓院长指派亲赴上海,向苏步青教授详细说明了军事工程学院的性质和任务以及目前面临的困难。徐立行的诚恳和友善,让苏步青深为感动,他坦言道:“卢庆骏是我的学生,这次高校院系调整,我奉调来复旦,也把庆骏调来,作为做我的助手,他刚刚40岁,正是挑大梁的黄金年龄。现在自然应以国家利益为重,卢庆骏就调给你们好啦!”
于是,卢庆骏教授于1953年北上到哈军工报道。而同时,复旦大学也不舍得放走卢庆骏,一直给他保留着数学系主任的位置,直到1957年。
严师出高徒
卢庆骏到哈军工报道后,主动要求讲授空军系的高等数学课。他讲解定理层次分明,深入浅出,一边讲,一边提纲掣领地写出重点,步步推导,层层演算,逻辑清晰。
为了能让拔尖的青年教师进一步深造,卢庆骏决定办讨论班,按照苏联博士的标准引导他们攻读高层次的数学专著。他先让大家自学,认真阅读,独立钻研,然后一个月轮流做一次读书报告。卢庆骏对报告要求甚严,他边听边问,讲到定理,他叫你证明给他看;讲到基本概念,他叫你回答为什么。回答对了,就继续往下讲;回答错了,他就轻声说:“不讲了,回去重新准备,下次再讲。”所以,青年教师们丝毫不敢懈怠。
青年教师们准备论文过程中遇到难题去请教卢先生时,他不立刻回答,总是启发他们自己去思考,他要求大家脚踏实地追求真理,不存侥幸心理,不放过任何疑问,要有锲而不舍的求学精神。他常对大家说:“假如你认为这个猜想正确,即使你已经99次证明都正确了,你还应该证明第100次。”
严师出高徒。讨论班办到1957年,坚持到最后的只有戴遗山、汪浩、张金槐等人。这些卢庆骏一手培养出来的青年教师,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都作出了重要贡献,在科学研究上也是成绩斐然。
戴遗山教授生前曾回忆讨论班时的情景:“我刚去哈军工不久,就参加讨论班培训。那年我才21岁,心高气傲,可一遇到卢老师,就服了。读他指定的书,真是艰苦。轮着上台讲论文,卢老师不点头,就得等下一次。我在老师的带领下踏踏实实读了几年书,最重要的是学会了一个人做学问。那时候,我们都有点怕他,他是一个严师。有一次,他外出开会前指定我们读一篇重要论文。这是一篇很长而且难度很高的论文。会后他返回学院,见面就问大家读得怎样,我们说工作太忙,还没读完,他就说我是在火车上读完的,你们不抓紧时间。大家听了都很惭愧。我从卢老师那学到的东西够我一辈子受用的……”“日积月累见功勋”,作为一名学者,卢庆骏可谓高山仰止;作为一名老师,他身为世范,为人师表。哈军工人永远怀念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