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徐玉如,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智能水下机器人专家。1966年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海军工程系。生前任哈尔滨工程大学海洋综合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指导教师,哈尔滨工程大学国家重点学科“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的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是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中船总劳动模范和全国国防科技工业先进工作者。从1972年开始从事我国第一艘深潜救生艇的研究工作;1987年开始作为水下机器人专家组成员,是“探索者”号水下机器人主要研究成员。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记中国工程院院士徐玉如教授
作者张石梅
(摘编于2004年5月14日1605期《工学周报》)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一句诗,是一种状态、一种境界。也是一种人生吧。
哈尔滨工程大学里有一处很普通的两层红楼,学校里的人简称它是“三乙”,“三乙”是个有魅力的地方,魅力在人不在楼。
找徐玉如院士就要到这里,这里是“海洋综合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是智能水下机器人的家,是一个优秀的学科带头人领导着一个优秀团队战斗的地方。
一个给很多人留下印象的大玻璃杯蹲在桌上,绿茶在里面舒卷、沉浮,它们的主人谈笑风生,这里也因此满室春风。
17岁走进这个“军工大院”,徐玉如在这里不折不扣地度过了一生中最好的年华。2003年12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后,他更加忙碌了。如果有时间面对桌上中国工程院、中国造船协会等单位的贺信,茶香氤氲里回首走过的那些路程,该会是一个很长的故事了吧……
上篇:“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有的脚步,注定是要为后人开出路来,所以,匆匆兼程便是它的宿命。
徐玉如入学登记表上的照片
1961年徐玉如走进了赫赫有名的“哈军工”,走进了这里的中国第一个潜艇专业。他的一生也由此和海平面之下的世界联系在了一起——那个神秘、深邃、变化莫测的蓝色世界。
流光倏忽,四十多个春秋转瞬就过去了。这些年中,他的名字有过很多光环,但无论经历什么样的荣耀与什么样的坎坷,这个人的生命都始终像一条奔流的大河:急着、忙着奔向自己的目标,一路之上,这条河以一种雍容气度笑纳了遇到的所有炎凉与毁誉。
“智水”的成熟与院士的成长
徐玉如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我国“水下智能机器人技术”的研究工作是在“八五”期间开始启动的,这是一个跨部门预研重点项目,也是跨多个学科的一个大项目。哈尔滨工程大学作为技术牵头单位共有5个系、9个课题组参加研制,校外还有3个单位参与,总计是12个课题组100多人投入到了这项工作中。这是名符其实的硬骨头项目,涉及的技术包括系统仿真、局部环境定位、水下目标的声探测与识别、智能决策与规划、多传感器信息融合、运动控制、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这当中哪一方面都是当仁不让的尖端技术。
徐玉如院士作为总体技术组副组长和系统集成负责人从“八五”起开始了与它同呼吸、共命运的不解缘分。
这个缘分应该说在“七五”期间已开始了铺垫:“七五”期间他的科研工作已使他在潜器操纵性、潜器动力定位技术方面取得了相当的成绩并有了技术与经验的积累,这也为他后来主持智能水下机器人研制奠定了基础。
这些成绩包括:1973年,他在深潜救生艇的研制工作中做出了一系列开拓性的工作,比如,利用平面运动机构在水平型循环水槽中的试验,以及理论推算共获得67个重要的水动力系数,这是国内首次获得水动力系数最多的试验项目;在主持“潜器四自由度动力定位系统”项目的研制工作中,他领导了包括水动力计算、试验模型设计、自动控制、水声等多学科在内的任务组,研制的样机系统成功地在水池和松花江中实现了四自由度动力定位,这是我国动力定位技术的起点与基础,获得1991年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和1992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在这个项目中,作为技术骨干,他在潜器系统建模和动态仿真等关键技术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带着这些经历,徐玉如院士在90年代初全身心地投入了智能水下机器人的研制。
如今,智能水下机器人从“八五”走到了“十五”,已经发展了4个型号。十几年来,人们看到:看到它一步步实现了自主导航、自主避障和自主简单作业,成功地在海洋环境中实现了自主识别、自主绘图、自主作业以及自主远航,看到它们获得中船科技进步一等奖、国防科学技术一等奖直至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也看到新型号开始启动,它打算在复杂的航道与港湾进行复杂的作业,很快它将到湖、海中一试身手……,成绩后面,有着太多我们看不到的艰辛,最终,这些付出以它们独有的份量,在时间与世事的荡涤下,沉淀为一枚勋章,院士——国家以这种形式对徐玉如以及这个科研集体给予了最高级别的承认。
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
留日回来的苏玉民博士归国后加入了徐教授的课题组。在他选择这个队伍的诸多原因当中,徐教授作为学科带头人表现出来的科学素养是重要的一个。
30年的科研历程,徐玉如教授在学术上孜孜以求,每一项成绩都是经过脚踏实地的努力获得的实实在在的东西。所以,他的工程经验、科研经验使他能够从一个更高处看项目的发展方向,看到该做什么和怎么做,为团队完成顶层规划。遇到问题,他先同各位骨干交流、切磋,听听别人的想法与思路,集思广益、察纳善言。这种态度是一种对待科学应有的科学态度。
2003年机器人海试时正赶上刮风下雪,大家穿着棉袄还冻得直淌鼻涕,学校领导到现场看望大家时,船上所有的人——院士、博导、工人都一个模样了。提到当时的艰苦,苏玉民老师没有任何抱怨,相反他说“自己非常高兴”,因为这才是他渴望加入的团队,也只有这样才能干出成绩。
徐玉如的科学精神还体现在:他绝不夸大其词、也不弄虚作假。项目论证也好、报奖也好,包括申报工程院院士,他带领大家对材料进行斟酌与推敲时,始终本着:做了什么就写什么,行就行,不行就算了,绝不吹嘘。
“智能水下机器人技术”的开创者邓三瑞教授在选择徐玉如接手主持“八五”以后的研制工作时,强调:“徐玉如不乱吹牛”。这是一种负责任的科学工作者应有的态度。
包括他的这个团队,也是一种经过科学整合与调适后的可持续发展的团队。一个团队就象一个球队,首先是科学合理地进行搭配,前锋、边锋、后卫;其次要有科学、优化的打法,徐教授为团队指明方向、再打开场子,之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分工,各负其责、各就其位。这就是一个团队、一个集体在干事,这个团队会象拳头一样坚固而有战斗力。
“与有肝胆人共事,于无字句处读书”
在以徐玉如教授为核心的这个集体中,无论是纵向的追溯、还是横向的考量,都让人感受到一种英雄相惜、肝胆相照的情怀。
徐玉如院士在谈到自己走过的路程时,总是在强调:他最感谢的一是他的两位老师,二是他的这个团队。
教授的两位恩师,一位是我国第一艘常规动力潜艇的总设计师、第一艘核潜艇的顾问——邓三瑞教授:另一位是我国水声专业的创始人之一杨士莪院士。他们对徐教授的帮助、指导,他们的人品、学风、观念以及对科学的态度使教授受益匪浅的同时,对他们由衷地感激与敬重。
“211工程”验收组专家参观一系实验室并听取徐玉如教授的介绍
作为我国“智能水下机器人技术”的开创者,是邓教授经过千辛万苦的努力,组织队伍启动了这一研究项目。徐玉如院士始终对课题组强调:在这项技术上,邓教授做了真正意义上的开拓工作,这种历史作用什么时候都不能忘。是邓先生种下的树,果实则由我们摘了。
选择徐玉如接手这项工作,邓教授强调:“首先他不吹嘘,二是他极为勤恳,做事不怕劳累,这是很重要的品质。三是他能带动手下人团结共事。”在这种信任之下,徐玉如从1995年接手领导这个队伍继续前进。近十年来,项目不断发展,湖试、海试先后完成,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获得、“智能水下机器人技术”国防重点实验室的设立、徐玉如教授当选工程院院士,这些都以不争的事实说明着这项事业在传承、在发展。
两位老师对他有着特别的赏识,他对老师有着由衷的尊重。两位前辈从事业发展的角度,本着爱才、惜才的情感,在徐玉如事业的一些节点上,总是二话不说、鼎力相助,在一个高层次上帮助出主意、解决问题。徐玉如一方面用蒸蒸日上的事业回报着老师的信任与期望,同时也在生活中细致入微地,又是不着痕迹地关照着他们。
“211工程”验收组专家参观一系实验室并听取徐玉如教授的介绍
而对于团队成员,徐教授说:活是大家干的,要为他们考虑到方方面面,要将心比心真正为每一个人着想。让大家感动的是:有时人家自己还没想到的事,他已经在帮忙做了。比如谁该考虑评职称的论文了,谁生活中遇了什么困难了等。对团队成员他给予大家最大的信任与尊重。他深知:事业发展,人才是关键。
留日博士苏玉民未回国时,徐教授就委托人去看望他;苏老师至今还清楚地记得他回国后徐教授和他的那次长谈:教授帮他分析情况、帮助他做自己的发展规划,叮嘱他要先做工作,只要踏实地做下去将来会是一个什么水平,职称、住房、待遇等问题会如何解决,这对刚回国还比较茫然的苏老师来说算得上是一种知遇之恩。
很多人纳闷儿:徐玉如手下的这些干将,甚至是实验人员都那么拚命做事,哪儿来的干劲呢?一个重要因素是:被关怀、被尊重都会产生动力。
这个集体的成员说:比起徐教授为项目、为大家做的那些工作,我们只能以好好完成任务来回报他。
这种肝胆相照、相知相惜那么深沉、那么诚挚,那么美好,正和着那句话:“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下篇:“望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所有的攀登都不能指望鲜花铺路;山登绝顶时,山本身就是一座纪念碑,也是一种嘉奖。
徐玉如正在详细讲解水下机器人的情况
科研,对有的人仅是一种职业,而对有的人来说是一种生活,是一种生存状态的选择。这种生活带给人的是创造的快乐,是从未知世界向已知世界不断摆渡的体验过程。这就注定了:这种生存状态没有终老,永远年轻。
随意的穿着、敏捷的思维、富有感染力的笑声,以科研为生活的徐玉如院士始终处在这种年轻的状态。
好的作风与作风好的团队
徐玉如院士领导的团队是一个人才济济的集体,走进这个团队,你会发现这里真正体现了:事业吸引人、感情凝聚人、榜样感召人、待遇稳定人的人才战略。你也会切实感到:一个团队的成长与它的带头人有着多么密切的关系。
徐玉如就是这个团队的精神核心,是榜样。
工作累、下班晚、总加班吗?看看徐教授。涉及个人利益时觉得心理不平衡吗?看看徐教授。
徐教授的魅力是什么呢?他平和、民主,没有架子,学生们谈恋爱的事也会和他说说,他也会给出出主意;他有容人之量,对于合作者,按道理到点儿就要完成任务是没说的,但如果确实因为技术问题没解决,他能给予充分理解;他对大家是以诚相待,尊重别人的意见,说明自己的思考是有价值的;利益面前,他同大家一样,没有特殊化,课题报奖的排名、奖金的划分都拿到桌面上,所以在这个团队里大家为工作可以经常吵得脸红脖子粗,但大家能够互相信任、互不设防,哪怕吵着交流也是愉快的;只要他不出差,他就会在实验室呆到很晚,尽管现在不用他亲自去编程、去实验……
对于这个他领导的团队,徐玉如说:院士这个头衔是给这个集体的,没有这个团队的精诚合作就没有院士、没有重点实验室。徐教授总是毫不掩饰他的骄傲,用三个“非常”进行评价:这是一群水平、素质非常高的人;是一群业务、人品都非常优秀的人;是做事非常主动、自觉的人。作为带头人的徐教授要求自己要尽最大努力为大家争取该得的利益。“好好干、多赚钱,开着私家车搞科研”,这种状态不亦乐乎!
与他合作的专家们说:他是一个很好的组织者、管理者,善于团结各种人,能够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他的手下人说:徐教授有把握方向、驾驭全局的能力;有气度有心胸,能容人;同时他有着很强的责任感,他深知机器人这一任务的重要性,抓工作抓得紧。他的学生开玩笑说:我们对徐教授的意见就是最好他每天能早点回家,这样我们也好偷懒早点走。徐玉如的爱人说:这个人可能是个傻子!跟生活在真空里似的。有时跟他说点身边的热点事件,他会说:你们无聊才会关心那些东西,我们这么忙哪有功夫扯这些。
徐教授的一种思想也是这个团队的一个共识,那就是:人活一世,总要做点什么才不枉走这一遭。这一生太短了,能做好一件事就很不错,它会使人在老去的时候,回首之际很安慰,否则人这一辈子不是很遗憾、很浪费吗?
“我们最想要他的时间”
99级博士生常文君与导师徐玉如合影
学生们说,喜欢教授忙而乐观的态度,喜欢他痴迷音乐、嗜茶成瘾的那种生活乐趣,更喜欢他那种举重若轻完成压力很大的事时那种潇洒。学生们甚至说:他们的导师是压不垮的、什么问题到他这儿都能解决。
“我们最想要他的时间!我们特别愿意看着他穿着休闲服从楼上下来和我们打乒乓球,但是他太忙了。”
博士生李家炜博士与导师徐玉如合影
学生们钦佩这位有大局意识的导师,也亲身经历了2003年一年完成了3个机器人的繁忙。参与其中的学生现在还在讲:3个机器人的子项目很多,人很少,徐教授都统筹规划得很好,将学生按各自专业方向的特长分成七个组,老师进行有针对性的课程和课题的指导,做到了科研与教学、出成果与出人才相得益彰。
学生们喜欢上他的课,因为在他的课堂上早已是研究型教学了,课堂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锻炼。他会事先将题目布置下去,学生们通过上网等方式查找资料为课堂做准备。上课时每个人都要上去讲自己准备的东西,大家给补充、纠正。最后,徐教授进行总结指导,这样的课堂对掌握研究方法,培养自信和思维能力是再好不过了。
博士生张洪雨与导师徐玉如合影
他会把自己从报纸杂志上看到的好文章摘下来念给学生听,那些生活感悟、名人访谈等对人有启示作用的篇章在向学生内心进行渗透的时候,也是他们汲取营养成长的过程,这种细心正是教授对学生爱心的具体体现。
同时,从教授不停顿的学习、不懈怠的努力中,以及在徐教授做人的原则和态度影响下,学生们领悟的更多:一定要不停地往前迈进,不要因为困难停下,也不要因为成就停下,要有学习、创造的热情,更要有坚守的定力。
“人类需要善于实践的人,
需要醉心于事业的大公无私”
徐玉如深知自己的作品对国家的影响,也深知它在国际上的地位,所以这个爱国主义者有一种强烈的欲望:我们在这个领域代表着国家的水平,所以我们无论如何要为了国家赶上去,一定要坚定这个信念。这个世界认可实力政策,那么做人也好、做中国人也好,没实力就会被看不起。要争这口气。
另一面,他也推心置腹地叮嘱后来者:要执着,这是一个科研工作成功的前提;要有胸怀,容纳更多的人合作;要踏实,不要浮躁、不要张扬,认认真真做事,工程技术是0和1的问题,不允许任何的含糊。
徐教授和他的团队正是靠这种内在动力与科研操守取得了成功。
眼下要做的事情很多:首先要把重点实验室抓紧建好,同时,还要搞好2005年的海试,要完成机器人演示验证实验。完成这一切也只是在预研阶段解决关键技术,到型号、到实用还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
要在做好眼前事的同时,筹划好将来的事,要有战略思考。对此徐教授说:“一个领头人要有政治家的胸怀,科学家的素质,才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领头人,在这两方面我都有差距”。
他开玩笑说自己很可怜:平时忙里偷闲最喜欢的就是听音乐,最享受的就是年三十听着音乐向这忙碌的一年告别,可自从有了小孙子后,这点享受也被剥夺了。最欣慰的是多年的合作伙伴已成知交,当实验中出现矛盾时,他会听完怒冲冲的连珠炮后安慰对方:我亲爱的同志,消消气,工作还得做。他也会向他们倾诉一些琐事与烦恼,包括出差在外不舒服了也会在电话里说说,用他们自己的话说是互相心疼对方。看到教授口袋里揣着糖,外人会觉得有趣,而他的课题伙伴们知道,那是因为教授低血糖。
似乎每一个对生命认真的个体、每一个醉心事业的人都有忘我这个特点,也似乎每一个忘我的人总会有更多的人来记住他们。
徐玉如院士雕像安放在船海楼水下智能机器人技术国防重点实验室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境界不是人人都能拥有和体会:
那是风雨兼程后的豁然开朗,
是艰辛奋斗后的安详与泰然,
是胸中有丘壑的开阔与明朗,
在这种境界里走什么路都是阳光灿烂的吧。